硫黃塗敷方

LIU HUANG TU F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大腸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膀胱經 10%
胃經 10%
肺經 5%
心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硫黃塗敷方中包含硫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消炎: 硫磺具有殺菌消炎功效,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並減輕炎症反應,對於皮膚病的治療有顯著效果。
  2. 去除角質: 硫磺具有去角質作用,能去除老舊角質,使皮膚更光滑,並促進新陳代謝。此外,硫磺還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等作用,能有效緩解皮膚病症狀。

硫黃塗敷方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硫黃塗敷方多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癬症等,而花椒可以溫熱經絡,驅散寒濕,減輕瘙癢和疼痛。
  2. 殺菌消炎,促進癒合:花椒含有揮髮油、生物鹼等成分,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皮膚病原菌的滋生,促進傷口癒合,配合硫黃的殺菌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花椒在硫黃塗敷方中起到溫經散寒、止痛止癢,以及殺菌消炎的作用,與硫黃協同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硫黃塗敷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癢止痛: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具有溫經散寒、止癢止痛的功效。硫黃具有殺菌、消炎、止癢的作用,但寒性較重,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加重瘙癢。吳茱萸可溫和皮膚,減輕硫黃的寒性,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瘙癢和疼痛。
  2. 驅風止癢,消腫止痛: 吳茱萸善於驅除風寒濕邪,止癢止痛,消腫散結。硫黃塗敷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疥瘡、皮膚瘙癢等病症,吳茱萸的加入可增強其驅風止癢、消腫止痛的效果,提高治療效果。

硫黃塗敷方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黃柏味苦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之效。配合硫黃外用,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症,消炎止癢,對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有顯著療效。

2. 抑菌殺蟲: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夠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配合硫黃的殺蟲功效,可有效治療由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膿皰瘡等。

主治功效


硫黃塗敷方

此方劑由硫磺、花椒、吳茱萸、黃柏組成,主治各種疥瘡。

硫磺
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

花椒
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黃柏
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吳茱萸
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總結

硫黃塗敷方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清熱瀉火、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溫中止瀉、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疥瘡。

傳統服藥法


硫黃(細研)1兩,閭茹(末)1兩,斑蝥(去翅足,細研)半兩。
上為末和勻。
先用鹽湯洗瘡,後塗敷瘡上。如乾者以豬脂調塗,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疥癬鼻息肉

相同名稱方劑


硫黃塗敷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組成:石硫黃1錢(研),蜀椒(去目及閉口者)1兩,吳茱萸1兩,黃柏1兩。 主治:諸疥。

硫黃塗敷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組成:硫黃(細研)1兩,(艹閭)茹(末)1兩,斑蝥(去翅足,細研)半兩。 主治:月蝕瘡,息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