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塗敷方

硫黃塗敷方

LIU HUANG TU F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熱 (1.6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大腸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膀胱經 10%
胃經 10%
肺經 5%
心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硫黃塗敷方中包含硫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消炎: 硫磺具有殺菌消炎功效,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並減輕炎症反應,對於皮膚病的治療有顯著效果。
  2. 去除角質: 硫磺具有去角質作用,能去除老舊角質,使皮膚更光滑,並促進新陳代謝。此外,硫磺還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等作用,能有效緩解皮膚病症狀。

硫黃塗敷方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硫黃塗敷方多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癬症等,而花椒可以溫熱經絡,驅散寒濕,減輕瘙癢和疼痛。
  2. 殺菌消炎,促進癒合:花椒含有揮髮油、生物鹼等成分,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皮膚病原菌的滋生,促進傷口癒合,配合硫黃的殺菌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花椒在硫黃塗敷方中起到溫經散寒、止痛止癢,以及殺菌消炎的作用,與硫黃協同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硫黃塗敷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癢止痛: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具有溫經散寒、止癢止痛的功效。硫黃具有殺菌、消炎、止癢的作用,但寒性較重,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加重瘙癢。吳茱萸可溫和皮膚,減輕硫黃的寒性,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瘙癢和疼痛。
  2. 驅風止癢,消腫止痛: 吳茱萸善於驅除風寒濕邪,止癢止痛,消腫散結。硫黃塗敷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疥瘡、皮膚瘙癢等病症,吳茱萸的加入可增強其驅風止癢、消腫止痛的效果,提高治療效果。

硫黃塗敷方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黃柏味苦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之效。配合硫黃外用,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症,消炎止癢,對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有顯著療效。

2. 抑菌殺蟲: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夠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配合硫黃的殺蟲功效,可有效治療由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膿皰瘡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硫黃塗敷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諸疥」,即泛指各類疥瘡、皮膚疥癬等瘙癢性皮膚病。古代醫家認為疥瘡多因風濕熱毒蘊結皮膚,或蟲毒侵襲所致,表現為皮膚丘疹、水皰、劇烈瘙癢,甚則潰爛流膿。本方以外敷方式直接作用於病灶,旨在殺蟲止癢、解毒斂瘡。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硫黃(細研)

    • 性味:酸、溫,有毒。
    • 功效:外用能殺蟲止癢、解毒療瘡,為治疥癬要藥。其溫熱之性可燥濕,硫黃成分能抑制皮膚寄生蟲及真菌,對疥蟲有直接殺滅作用。
  2. 閭茹(末)

    • 閭茹一說為「藜蘆」或「茜草」之別稱,然考古代方書,此處或指「藜蘆」(辛、苦,寒,有毒)。
    • 功效:殺蟲解毒、祛風止癢。藜蘆外用可治疥癬瘡瘍,其毒性成分能破壞寄生蟲體,輔助硫黃增強殺蟲之效。
  3. 斑蝥(去翅足,細研)

    • 性味:辛、熱,有大毒。
    • 功效:破血逐瘀、攻毒蝕瘡。斑蝥外用能強烈刺激皮膚,促使藥物滲透,同時其毒性可殺滅疥蟲、抑制皮膚感染。古方常用於頑固疥癬及瘡瘍膿腫。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 殺蟲解毒為主,兼顧 燥濕止癢,構成「毒藥攻毒」之外治思路:

  • 硫黃為君:直攻疥蟲,溫燥濕毒。
  • 閭茹為臣:助硫黃殺蟲,並清熱解毒以防熱毒蘊結。
  • 斑蝥為佐使:以毒攻毒,破瘡透邪,加強藥力滲透。

配伍特點

  1. 三藥皆有毒,但外用可減緩內服毒性,集中藥力於局部。
  2. 鹽湯洗瘡可清潔患處,兼軟化角質;豬脂調塗能潤燥護膚,防藥性過烈傷正。

四、現代應用思考

此方針對古代疥瘡(可能含寄生蟲感染)設計,然疥瘡現代多由疥蟎引起。硫黃至今仍為治疥常用藥,斑蝥、藜蘆則因毒性強需謹慎。若應用於其他皮膚病(如濕疹、銀屑病),需辨證調整,避免過度刺激。

傳統服藥法


硫黃(細研)1兩,閭茹(末)1兩,斑蝥(去翅足,細研)半兩。
上為末和勻。
先用鹽湯洗瘡,後塗敷瘡上。如乾者以豬脂調塗,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疥癬鼻息肉

相同名稱方劑


硫黃塗敷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組成:石硫黃1錢(研),蜀椒(去目及閉口者)1兩,吳茱萸1兩,黃柏1兩。 主治:諸疥。

硫黃塗敷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組成:硫黃(細研)1兩,(艹閭)茹(末)1兩,斑蝥(去翅足,細研)半兩。 主治:月蝕瘡,息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