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真丸

秘真丸

MI ZHE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5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14%
大腸經 14%
心經 14%
肺經 14%
腎經 14%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祕真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硃砂。硃砂,俗稱鈦紅,是一種含汞的礦物,古代中醫認為其具有平肝降火、安神鎮靜的功效。在祕真丸中,硃砂的使用主要是針對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這是因為硃砂能夠有效疏通經絡、清熱解毒,並且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調節心神狀態。

此外,祕真丸還結合了其他幾味中藥,一同協同發揮作用。硃砂的微寒特性,有助於抵禦因內熱所致的焦慮和不安,讓患者在服用後感到心靈的寧靜。儘管硃砂有其療效,使用時仍需謹慎,因其含汞成分,過量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在選擇和使用祕真丸時,應遵循專業中醫師的建議,以達到最佳療效,保障用藥安全。

祕真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厚朴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消痞的功效。祕真丸主治痰熱內蘊,咳嗽氣喘,胸悶痰多,厚朴可以有效化解痰濕,使氣道通暢,緩解咳嗽氣喘症狀。
  2. 降逆止嘔: 厚朴可降氣逆,止嘔逆。祕真丸中常配伍半夏、生薑等,以增強止嘔效果。對於痰熱阻肺,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厚朴可以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秘真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所載主治「思想無窮,所願不協,意淫于內,在外作勞,筋絕,發爲筋痿,及爲白淫,遺瘦而下,故爲勞弱」,屬中醫「虛勞」「遺精」「白濁」等範疇。其病機核心爲:

  1. 心腎不交,神浮精泄:過度思慮或情志不遂(思想無窮、意淫于內),致心火亢而擾動腎精,下關不固,發爲遺精、白淫(如男性夢遺、滑精,或女性帶下異常)。
  2. 陽氣虛弱,固攝無權:久勞傷陽(在外作勞),氣虛不攝,故見尿頻、遺溺或精微外泄(遺瘦而下),日久則成「勞弱」之證。

此方針對「溫中助陽,固精止尿」,重在斂浮陽、固下元,使精氣內守,兼以溫振中陽,標本兼顧。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龍骨(研)

    • 性澀質重,主入心腎,能「鎮驚安神,收斂固脫」。
    • 針對「神浮精泄」之病機,既安擾動之心火,又澀腎臟滑脫之精,為君藥。
  2. 訶梨勒(訶子,炮用)

    • 煨用增強收澀之性,善「澀腸止瀉,固精斂肺」。
    • 與龍骨協同,強化固攝下焦(精、尿)之力,並兼顧「久泄傷陽」之併發症。
  3. 縮砂仁(去皮)

    • 辛溫芳香,功擅「溫脾醒胃,行氣化濕」。
    • 佐諸收澀藥,防滯氣留邪,兼助中焦運化,符合「溫中助陽」之旨。
  4. 丹砂(硃砂,研末為衣)

    • 性寒質重,能「清心安神,鎮驚解毒」。
    • 外用為衣,取其鎮靜之效,助龍骨平抑心火,且少量服用避其毒性。

配伍特點

  • 澀中寓通:以砂仁行氣制諸藥之壅滯,使固澀不留邪。
  • 標本同治:龍骨、訶子治標(固精止遺),砂仁治本(溫中助陽),丹砂調神(安神定志)。
  • 藥勢引經:熱酒送服助藥力溫行,冷水送服抑浮火,蔥湯通陽以調節藥效(防過澀致秘)。

推衍功效
此方除原文所述,推測尚可應用於:

  • 腎陽不足之夜尿頻多、小便清長。
  • 心腎不交所致失眠多夢兼見遺精者。
  • 脾胃虛寒伴隨腸滑不固之久瀉。

治療原理
透過「收斂固澀」與「溫陽行氣」並行,調節水火既濟,使神安精藏,氣化復常,終達「陰平陽秘」之效。

傳統服藥法


龍骨(研)1兩,訶梨勒(炮,取皮)5枚,縮砂仁(去皮)半兩,丹砂(研)1兩,(留1分為衣)。
溫中助陽,固精止尿。
上為一末,煮糯米粥為丸,如綠豆大,以丹砂為衣。
每日空心熱酒送下1丸,夜臥冷水送下3丸;或太秘欲通,用蔥湯點茶服之。
不可多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前列腺炎遺精嘔吐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容易出汗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四肢痿軟無力尿中混挾精液小便渾濁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秘真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七。 組成:羊脛骨(燒紅,窨殺)3兩,朱砂1兩,厚朴3兩(薑汁炒)。 主治:思想無窮,所願不協,意淫於內,在外作勞,筋絕,發爲筋痿,及爲白淫,遺瘦而下,故爲勞弱。

秘真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組成:白龍骨1兩,綿黃耆(生,切,焙乾)、白茯苓、大朱砂(另研)、桑螵蛸(炒)1兩,白霜梅肉5錢,家韭子3兩(陳酒浸1宿,搗碎,焙乾)。 主治:夢遺白濁,真氣不固。

秘真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蓮花蕊1兩,白茯苓(去皮),縮砂仁半兩,益智仁1兩,黃柏2兩,甘草(炙)2兩,半夏2錢半,木豬苓(去皮)2錢半。 主治:秘固真元,降心火,益腎水。主治:腎水真陰本虛,心火狂陽過甚,心有所欲,速于感動,應之于腎,疾于施泄。

秘真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組成:龍骨(研)1兩,訶梨勒(炮,取皮)5枚,縮砂仁(去皮)半兩,丹砂(研)1兩,(留1分爲衣)。 主治:溫中助陽,固精止尿。主治:心腎兩虛,陽氣衰微,精氣不固,白淫不止,夢遺,小便不禁及有餘瀝,脈短澀。內虛裏寒,冷氣攻心,脅肋脹滿,臍腹刺痛,嘔逆泄瀉,自汗時出,手足厥,久虛下冷,其氣不足。精不禁,危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