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烏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與神烏散中其他藥材,如遠志、茯苓等相輔相成,達到安神定志的功效。
- 解毒散瘀: 硃砂還具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與神烏散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相配伍,增強散瘀活血的效果。
然而,硃砂含有汞,使用時需謹慎,應遵照醫師指示,不可擅自服用。
主治功效
神烏散主治功效分析
概述
神烏散為古代兒科常用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暗風癇,即現代醫學所稱的癲癇。此方在《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嬰童類萃》等古籍中均有記載,足見其在當時的應用廣泛性與重要性。
主治病證
根據古文記載,神烏散的主治病證為「暗風癇」。所謂「暗風」,指疾病發作隱蔽,難以察覺,發作時多表現為突然昏倒、抽搐等症狀,正如《嬰童類萃》所述:「暗風者即癇症也,猶言病在內,人不得而知,舉發無常也。」 此病多發生於兒童,故古籍皆將其歸類於兒科疾病。此外,《嬰童類萃》中還提到此方亦可治療疝氣,說明其應用範圍可能不僅限於癲癇。
治療原理
神烏散的組成較為特殊,在《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僅提及需將藥物「勻研細」,並使用「豶豬膽汁和丸」,以金銀薄荷湯送服。而《嬰童類萃》中則詳細描述了其主要成分的炮製方法:需將臘月捕獲的烏鴉一隻,腹中填入半兩硃砂,以麻繩紮緊嘴,放入瓶中,用鹽泥封固後置於火中燒煉,待黃昏燒至天明取出,研磨成粉末。
成分功效
- 硨砂: 根據文獻記載,硨砂具有鎮定安神、解毒殺蟲之功效。在暗風癇的治療中,其安神定驚的作用有助於控制癲癇發作時的抽搐、驚厥。
- 硃砂: 硃砂亦具鎮靜安神之效,並能清熱解毒,與硨砂相合,可增強其鎮驚安神的作用。
- 烏鴉: 古人認為動物的某些部位或整體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烏鴉可能含有某些未知成分,經過特殊炮製後,能產生意想不到的藥理作用,並在治療暗風癇中發揮作用。
- 豶豬膽汁: 此處豶豬膽汁用於和藥成丸,可能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引藥入經的作用。
- 金銀薄荷湯: 此湯具有清熱疏風之效,有助於引導藥力,且可輔助治療暗風癇發作時的熱象。
- 麝酒: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之功效,與酒同服能加強藥力,促進藥效的吸收,對於昏厥之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綜合分析
神烏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通過硨砂、硃砂等藥物的鎮驚安神作用,以控制癲癇發作,同時可能結合烏鴉、豶豬膽汁等藥物的特殊藥理作用,達到治療暗風癇的目的。此方不僅重視藥物的內服,也強調了炮製過程,反映了古代中醫對藥物加工的重視。此外,佐以金銀薄荷湯及麝酒,可謂對症下藥,有助於加強藥效,提高療效。此方藥物組成雖簡單,但其炮製方法特殊,故具有其獨特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臘月烏鴉1個(全),朱砂半兩。
將朱砂填入烏鴉口內,以麻纏烏嘴安瓶內,鹽泥固濟,用木炭一秤半煅一夜,取出為末。
每服1錢,麝香酒調下,每日3次。連服10日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烏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六。 組成:臘月烏鴉1個(全),朱砂半兩。 主治:小兒暗風癇。
神烏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六。 組成:渾黑老鴉1個(全者),胡桃7枚,蒼耳心子7個。 主治:小兒暗風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