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杜仲性甘、微辛、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於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症。
熟地黃性味甘、溫。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發早白。
枳殼性苦、酸、微寒。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益母草性味辛、苦、性微進。主治活血、祛瘀、調經、消水。治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滑胎煎,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當歸3-5錢,川芎7分,杜仲2錢,熟地3錢,枳殼7分,山藥2錢。 主治:胎氣。
滑胎煎, 出處:《會約》卷十五。 組成:當歸3-5錢,川芎7分,杜仲2錢(鹽水炒),熟地3錢,枳殼7分,川藥2錢,白朮1錢半,益母草1錢半。 主治:胎氣。
滑胎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瞿麥1兩(取穗),酥5兩,滑石2兩,葵子2兩,黑豆皮1合,白蜜4兩,牛膝1兩(去苗)。 主治:難産經3-4日,或橫倒不出,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