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丸

HU L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四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24%
肝經 18%
大腸經 15%
腎經 9%
肺經 9%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胡連丸

組成:胡黃連、丁香、密陀僧、肉荳蔻。

整體功效:清熱燥濕,化痰止瀉。

主治:小兒疳積瀉痢

:胡黃連清熱燥濕,丁香化痰止嘔,密陀僧燥濕止瀉,肉荳蔻行氣止瀉。本方用於小兒疳積,瀉痢。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六:「胡連丸,治小兒疳積,瀉痢,大便臭穢,或有膿血,或有蟲,或有血塊,或有白色如米泔水者,皆可用之。此方以胡黃連清熱燥濕,丁香化痰止嘔,密陀僧燥濕止瀉,肉荳蔻行氣止瀉為主,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化痰止瀉之功。」

  2. 《本草綱目》卷四十八:「胡黃連,味苦寒,性沉降,入心、肝、脾、肺、大腸經。主治溫病熱盛,心煩口渴,神昏譫語,熱入心包,驚狂癇疾,吐血衄血,下血崩漏,疳積瀉痢,小兒疳積,腹痛瀉痢,赤白痢疾,腸風下血,五淋,白濁,陰腫,癰疽瘡毒,蛇蟲咬傷。」

傳統服藥法


柴胡、 胡黃連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服2-3丸,放銀器中,黃酒化開,再入水5分,重湯煮20-30沸,溫連藥渣飲盡,重者再1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夜間盜汗胎動不安疳積

相同名稱方劑


胡連丸, 出處:《良朋匯集》卷四。 組成:柴胡、胡黃連各等分。 主治:小兒盜汗。

胡連丸,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胡黃連半兩,丁香半兩,密陀僧半兩,肉豆蔻1個。 主治:小兒疳積,瀉痢。

胡連丸, 出處:《萬氏女科》卷二。 組成:條芩4兩(沉水者),白朮(無油者)2兩,蓮肉(去心)2兩,砂仁(微炒)1兩,炙草1兩。 主治:安胎。主治:胎動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