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黃連點眼方
HU HUANG LIAN DIAN YAN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九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胡黃連點眼方中包含「胡黃連」的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胡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眼部炎症,例如紅腫熱痛、眼屎多、視力模糊等。
- 抗菌消炎:胡黃連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夠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幫助緩解眼部感染。
因此,胡黃連點眼方中加入胡黃連,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目的。
胡黃連點眼方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密陀僧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眼部炎症,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收斂生肌: 密陀僧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眼部傷口癒合,減少分泌物,保護眼部組織。
因此,密陀僧在胡黃連點眼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的效果,有效治療眼部疾病。
胡黃連點眼方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解炎症,促進癒合:蜂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眼部炎症,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因炎症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蜂蜜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滋潤眼部,改善乾燥:蜂蜜富含水分和營養物質,能夠滋潤眼部組織,減輕眼部乾燥、瘙癢等症狀。同時,蜂蜜還能使眼藥更易於塗抹和吸收,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胡黃連點眼方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肝肺熱盛,目赤生胬肉」,屬中醫眼科熱證範疇。肝開竅於目,肝火上炎可致目赤腫痛;肺主氣,若肺熱上壅,則加重眼部充血、胬肉攀睛(結膜增生)。故本方針對肝肺熱毒上攻目系之證,以清熱解毒、退赤消胬為主要功效。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胡黃連(君藥)
- 性味苦寒,歸肝、胃、大腸經,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本經載其能「明目」,此處用其清瀉肝肺實火,尤擅消解目赤腫痛,為方中主藥。
蜜陀僧(臣藥)
- 為氧化鉛礦物,性微寒,有毒,外用具收斂防腐、消腫止血之效。
- 古代用於瘡瘍潰爛、黏膜炎症,此處研末配合胡黃連,增強清熱收濕、抑制胬肉增生之用。
蜂蜜(佐藥)
- 甘平質潤,能緩和胡黃連、蜜陀僧之峻烈,兼具解毒與黏附作用。
- 重湯(隔水加熱)煮煉後,黏稠度增,可延長藥液附著眼表時間,增強療效。
龍腦(冰片)(使藥)
- 辛涼走竄,善通諸竅,散鬱火。
- 加入濾後藥液中,取其清涼透散之性,引藥直達病所,緩解目赤熱痛。
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 清熱與收斂並行:胡黃連瀉火解毒,蜜陀僧收斂濕熱,二者相配,共消目赤胬肉。
- 外用直達病所:通過蜜液載藥,使寒涼之性直接作用於眼部,避免內服傷胃。
- 辛涼透散增效:龍腦不僅防腐,更能助藥力透入黏膜,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原則,針對肝肺熱毒上攻之病機,以清、收、潤、透四法結合,局部用藥以收捷效。
傳統服藥法
胡黃連(去須,銼如豆大)1兩, 蜜陀僧(研)半兩, 蜜4兩(重湯煮)。
上先將黃連於蜜內浸一宿,次日入蜜陀僧末和勻,用白瓷碗盛,卻用黑豆一斗於鍋內,以水煮候熱,卻將藥碗放在豆上,勿令豆汁入內,候豆熟為度,取出用綿濾過,入龍腦半錢匕,以銀石器盛。
3日後點眼,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外用藥,不可內服。
- 使用前請諮詢醫師或中醫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胡黃連點眼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 組成:胡黃連(去須,銼如豆大)1兩,蜜陀僧(研)半兩,蜜4兩(重湯煮)。 主治:肝肺熱盛,目赤生胬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