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犀角膏

琥珀犀角膏

HU PO XI JIAO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集驗背疽方》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19%
肺經 18%
肝經 14%
腎經 7%
膽經 4%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胃經 3%
大腸經 3%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琥珀犀角膏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定驚止痙: 琥珀性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定驚止痙的功效。其可化解熱毒,鎮靜安神,對於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琥珀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定驚止痙功效,同時也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琥珀犀角膏的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有二:

1. 古代醫學理論: 傳統中醫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之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吐血衄血等症狀。而琥珀亦有安神定驚、活血化瘀之效,兩者合用,相輔相成,提高藥效。

2. 歷史沿襲: 琥珀犀角膏方源遠流長,其組方早在古代醫書中就有記載,並經過歷代醫家不斷驗證和改良,形成今日的配伍。由於當時醫學理論的侷限性和藥物資源的匱乏,犀角被認為是治療某些疾病的不可替代藥材,因此被保留在方劑中。

琥珀犀角膏中添加硃砂,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輔助琥珀、犀角等藥材,更有效地達到鎮驚止痙、清熱解毒的療效。

二、活血化瘀: 硃砂入血分,能活血化瘀,散瘀止痛,與琥珀、犀角等藥材共同作用,有助於改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琥珀犀角膏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調和陰陽: 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腦、寧心安神之效。其性平和,可調和陰陽,與犀角、琥珀等藥材相輔相成,更能有效地鎮驚安神,緩解熱病神昏、心神不寧等症。
  2. 配合犀角,增強療效: 犀角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茯神則能緩和犀角的寒性,使其藥性更加溫和,且能增強犀角的安神鎮驚之效,使整體方劑的療效更佳。

總之,茯神在琥珀犀角膏中起着安神定志、調和陰陽、輔助犀角增強療效的作用,使其成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琥珀犀角膏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增強抵抗力: 琥珀犀角膏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但對於體虛者,單純清熱可能導致氣血虧虛。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之功效,可與琥珀犀角膏相輔相成,增強患者抵抗力,避免因清熱而損傷正氣。
  2. 緩解毒性,保護臟腑: 犀角性寒,使用過度可能損傷脾胃,而人參可起到緩解犀角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同時,人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幫助抵禦毒素侵襲,避免因毒素攻入臟腑而加重病情。

琥珀犀角膏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脾、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的作用。與琥珀、犀角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鎮定心神,改善失眠、心悸、多夢等症狀,增強藥方的整體安神效果。
  2. 緩解心悸: 酸棗仁對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與琥珀、犀角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減輕心悸的程度,提升藥方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琥珀犀角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多種熱毒上炎、心火熾盛所致之咽喉口舌疾患,包括:

  1. 咽喉口舌生瘡:因熱毒衝心,心火上炎,黏膜破損成瘡,甚則生紅黑菌(潰瘍性病變)。
  2. 木舌:心脾積熱,舌體腫脹僵硬如木,氣機壅塞。
  3. 癰疽熱毒內陷:癰疽初起誤治,內毒未宣,熱毒攻心,引致併發症。
  4. 懸癰(上腭膿腫):肺與三焦積熱,上腭生紫葡萄狀腫物,伴寒熱、口噤鼻衄。
  5. 夾喉疽(喉兩旁腫痛):心肝脾三經火熱上攻,喉旁化膿。

此方特色在於「清心涼血、解毒安神」,針對「熱毒擾心」與「陰虛火炎」並存的複雜病機,既能清熱解毒,又可寧心安神,防止熱極生風。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藥物配伍邏輯

  1. 犀角屑(今以水牛角代):

    • 《本草綱目》載其「涼心瀉肝,清胃中大熱」,擅解血分熱毒,治喉痺腫痛。
    • 方中為君藥,直折心肝火勢,防熱毒內陷心包。
  2. 真琥珀、辰砂

    • 琥珀「安五脏,定魂魄」(《別錄》),辰砂「清心鎮驚」,二者合用鎮心安神,兼散瘀解毒。
    • 針對熱毒擾神之煩躁、瘡毒瘀滯。
  3. 人參、茯神/茯苓

    • 人參「補五臟,安精神」,茯神「寧心定驚」,益氣扶正以托毒外透,防涼藥傷正。
    • 若用茯苓(如《赤水玄珠》),則偏滲濕寧心;用茯神則加強安神之效。
  4. 酸棗仁/杏仁

    • 酸棗仁養肝寧心,適合熱傷陰血之心悸(原方);若換杏仁(如《醫鈔類編》),則宣肺化痰,針對懸癰痰熱。
    • 反映方劑調整的靈活性:依「熱擾神」或「痰熱壅肺」擇藥。
  5. **真腦子(冰片)」:

    • 辛香走竄,清熱止痛,「通諸竅,散鬱火」(《綱目》),外用內服皆能消腫,助藥力上達咽喉。
  6. 煉蜜為膏

    • 蜂蜜甘緩和中,潤燥解毒,調和諸藥峻烈之性,延長藥效。

(2)治療機轉推論

  • 清熱解毒為主,佐以安神扶正
    犀角、琥珀、辰砂協同清心肝血熱,冰片引藥上行;人參、茯神顧護氣陰,防邪盛正虛。
  • 標本兼治
    既解咽喉局部熱毒(治標),又安定心神、調和臟腑(治本),符合「治上焦如羽」的輕靈思路。
  • 劑型設計巧思
    膏劑緩釋藥力,麥門冬湯送服(麥冬養陰清心),增強潤燥降火之效,適合反覆發作之慢性熱毒症。

總結:此方融合「清、鎮、補、透」四法,對熱毒上攻兼心神不寧者尤宜,反映古代醫家對「喉科重症」從「心火論治」的獨到見解。

傳統服藥法


真琥珀(研)1錢,生犀角屑1錢,辰砂(研)2錢,茯神(去木皮)2錢,真腦子(研)2字,人參(去蘆)2錢,酸棗仁(去皮,研)2錢。
上人參、茯神、犀角為細末,入乳鉢內,別研藥味和勻,用煉蜜搜為膏子,以瓷瓶收貯。
俟其疾作,每服1彈子大,以麥門冬(去心)濃煎湯化服,1日連進5服。
咽喉口舌生瘡菌:向有一貴人,因疽而生此證,醫者以為心臟絕,盡皆設辭退醫,愚進此藥,一日而安。
《赤水玄珠》有茯苓,無茯神;《醫鈔類編》有杏仁,無棗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瘡嘴破口角炎扁桃腺炎舌炎癤和癰急性會厭炎舌頭痛舌頭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琥珀犀角膏, 出處:《集驗背疽方》。 組成:真琥珀(研)1錢,生犀角屑1錢,辰砂(研)2錢,茯神(去木皮)2錢,真腦子(研)2字,人參(去蘆)2錢,酸棗仁(去皮,研)2錢。 主治:咽喉口舌生瘡,喉痛,木舌。癰疽之疾,初服頭藥失序,或不曾服內托散,又無藥宣得內毒,致令熱毒衝心經,甚至生紅黑菌。陰火上炎之喉痛。肺與三焦積熱,以致懸癰生於上齶,狀若紫葡萄,亦發寒熱,至口不得開,舌不得伸縮,惟欲仰卧,鼻出紅涕;心肝脾三經火熱上攻,以致夾疽生喉兩旁;心脾壅熱,舌腫粗大,漸漸硬塞滿口,氣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