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湯

逍遙湯

XIAO Y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心經 14%
胃經 13%
肝經 13%
腎經 8%
脾經 5%
膀胱經 5%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逍遙湯中包含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備補氣益血、健脾養胃的功效,在治療肝鬱氣滯、脾虛血少的情況下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逍遙湯主要針對肝氣鬱結、脾氣虛弱引發的各種症狀,例如胸脅脹悶、情緒煩躁、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等。人參能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吸收,並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緩解脾虛所致的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人參也能改善肝氣鬱結,使氣血運行通暢,進而緩解情緒波動、胸悶等症狀。

逍遙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降肝火: 知母味苦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效。逍遙湯主要針對肝鬱氣滯、脾失健運所致的肝火旺盛、心煩易怒等症狀。知母可以清泄肝火,使肝氣舒暢,達到疏肝解鬱的效果。
  2. 滋陰降火,補益脾腎: 知母不僅能清熱瀉火,同時還有滋陰降火、補益脾腎的功效。逍遙湯中加入知母,不僅能清熱瀉火,還能滋養陰液,使肝腎陰虛得到滋補,從而達到調和陰陽、平衡機體的作用。

中藥方劑[逍遙湯]中的滑石主要用於清熱利水、解暑止渴。滑石能清熱利水,適用於暑熱所致的小便短赤、口渴等症狀。與其他藥物相配,能增強清熱利水的效果,適用於治療因暑熱所致的各種症狀。

逍遙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逍遙湯中因肝氣鬱結、脾氣虛弱,容易導致血熱,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緩解肝鬱脾虛所致的煩躁易怒、口乾舌燥等症狀。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補益心脾,改善肝脾失調所致的氣血不足,從根本上改善體質,使身體恢復平衡。

因此,生地黃在逍遙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清熱涼血,更滋陰養血,使藥效更全面、更有效。

逍遙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功。逍遙湯主要針對肝鬱氣滯所致的症狀,而柴胡可有效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疏通,達到舒肝解鬱的目的。
  2. 調和氣血: 柴胡能調和肝脾氣血,使氣血運行順暢,對於肝鬱脾虛所引起的氣血失調症狀,如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脅肋脹滿等,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劑[逍遙湯]中的犀角(現已禁用)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犀角性寒,善於清熱解毒,適用於高熱煩渴、斑疹等症狀。由於犀角已被禁止使用,現代會尋找其他藥材作為替代,以達到相似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逍遙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主治

逍遙湯主治「傷寒癒後勞復陰陽易」,屬熱病後餘毒未清、氣血逆亂之重症,其核心病機為:

  1. 邪熱餘毒內陷:傷寒癒後復因勞累或房事(陰陽易),導致殘餘熱毒鬱於三焦,上擾神明(昏沉錯語)、下灼筋脈(百節解散),熱衝胸腹而見絞痛、陰器攣縮。
  2. 陰液耗傷:熱毒劫傷陰血,津虧筋失濡養,故足不能移、眼中生花;下焦陰傷則男子陰腫入腹、婦人腰胯重痛。
  3. 氣機鬱閉:少陽樞機不利(柴胡證),氣滯兼熱結,故頭不舉、小腹急結。

關鍵症狀:大熱神昏、小腹劇痛、陰器拘攣、腰胯重墜,反映「熱、瘀、虛」三大病理。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清熱解毒,透邪外達

  • 犀角(現以水牛角代):直解血分熱毒,息譫語神昏。
  • 知母+生地黃:甘寒救陰,清熱生津,治熱灼津傷之眼中生花、筋脈弛解。
  • 竹青+滑石:導熱從小便出,使「小水利、陰頭腫」,熱有去路則絞痛自緩。

(2)調和氣機,疏鬱通滯

  • 柴胡:疏少陽鬱火,解「頭不能舉」之氣機上逆,兼引藥透熱。
  • 生薑+大棗:調和營衛,助正氣托邪外出,促「汗出為效」。

(3)益氣固本,防邪內陷

  • 人參:補元氣之虛,防熱毒內陷致脫(傷寒瘥後多氣虛)。
  • 燒棍襠末(男女襠布燒灰):古人認同「同類相引」,取其濁降之性引邪下出,緩陰器縮痛。

(4)加減針對性

  • 卵縮腹痛加黃連、甘草:黃連瀉心火解毒,治熱毒直犯厥陰肝經之攣痛;甘草緩急止痛,合滑石成「六一散」意,協力清利濕熱。

三、全方配伍思維

逍遙湯以「清、透、補、利」四法並行:

  1. 清血熱(犀角、生地)、瀉氣分(知母、黃連)雙解熱毒;
  2. 疏少陽(柴胡)、利水道(滑石)給邪出路;
  3. 補氣陰(人參、生地)扶正祛邪,防熱深厥深。

治療層次:先急清熱毒以救陰,繼而通利氣機,終以固本收功。其「汗出—小便利—陰腫退」的療效標準,體現古人「開鬼門、潔淨府」的祛邪思路,契合「透熱轉氣」之溫病學雛形。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知母2錢,竹青3錢,滑石3錢,生地黃4錢,柴胡8分,犀角5分。
卵縮腹痛,加黃連1錢、甘草1錢。
上銼。
加生薑、大棗,水煎,臨服入燒棍襠末1錢半調服。有汗出為效;汗不出再服,以小水利、陰頭腫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依賴。

相關疾病


幼兒青盲陰道炎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逍遙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二。 組成:人參3錢,知母2錢,竹青3錢,滑石3錢,生地黃4錢,柴胡8分,犀角5分。 主治:男女勞復陰陽易,傷寒癒後發大熱,昏沉錯語失神,小腹絞痛,頭不能舉,足不能移,眼中生花,百節解散,熱氣衝胸,男子則陰腫入腹刺痛,婦人則裏急腰胯重,引腹內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