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皂莢性辛、鹹、溫、有毒。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 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疥癩。
丁香性辛、溫。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脘腹冷痛、腰膝酸冷、陰疽等症。
百部性甘、苦、微溫。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於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於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於陰虛勞嗽。
藜蘆性苦、辛、寒、有毒。主要功效湧葉風痰、殺蟲。主中風痰壅、癲癇、虐疾、疥癬、惡瘡
烏頭性辛、苦、熱、大毒。主治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痺、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頭風頭痛、寒疝作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陰疽腫毒、麻醉止痛。
海金沙性甘、淡、寒、無毒。主治清熱解毒、利水通淋。主熱淋、血淋、沙淋、白濁、女子帶下、水濕腫滿、濕熱瀉痢、濕熱黃疸、吐血、衄血、尿血、外傷出血
砒霜性辛、酸、熱、有毒。主治劫痰截瘧、殺蟲、蝕惡肉。 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梅毒、痔瘡、瘰癧、走馬牙疳、癬瘡、潰瘍腐肉不脫。
蓽茇性辛、熱。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止痛。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頭痛、牙痛、鼻淵、冠心病、心絞痛。
立驗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組成:芎藭3分,天南星(炮)3分,白芷3分,夜明沙(炒)3分,豬牙皂莢(炙)3分,白丁香4錢,百部4錢,藜蘆4錢,草烏頭半兩,海金沙1分,砒霜(别研)2錢,蓽茇2錢。 主治:蚰蜒入耳,蠍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