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驗散

立驗散

LI Y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2.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8%
胃經 13%
肝經 13%
腎經 9%
大腸經 7%
心經 5%
膀胱經 4%
膽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立驗散中含有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立驗散用於治療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川芎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頭部經絡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疏散風寒: 川芎兼具疏散風寒之效。立驗散中常與其他藥物配合,如羌活、白芷等,共同發揮疏風散寒、通鼻竅的作用,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

立驗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止痙: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痙的功效,可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痙攣、抽搐、肢體麻木等症狀,立驗散主要針對風寒濕邪導致的痺證,天南星可起到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
  2. 消腫止痛:天南星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疼痛腫脹,立驗散中也常配伍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消腫止痛的作用。

立驗散中含有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祛風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立驗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而白芷的祛風止痛功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通竅止涕:白芷具有通竅止涕的作用,可改善鼻腔通氣,減輕鼻塞症狀。立驗散用於治療鼻塞流涕,白芷的通竅止涕作用,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綜上所述,白芷在立驗散中,發揮着祛風止痛、通竅止涕的功效,爲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提供幫助。

立驗散中包含皁莢,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項藥性:

  1. 消積化滯:皁莢味甘性寒,能消食積,化滯氣,對於食滯停積、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2. 潤腸通便:皁莢性滑,能潤腸通便,用於治療便祕、大便燥結等症。

因此,立驗散中加入皁莢,旨在通過其消積化滯和潤腸通便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食積停滯、便祕等症狀的目的。

立驗散方中包含丁香,主要是因為丁香具有以下功效:

  1. 溫中降逆:丁香味辛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引起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行氣止痛:丁香還具備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對於寒凝氣滯引起的胸腹疼痛、胃脘脹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立驗散中加入丁香,正是利用其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立驗散中包含百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咳化痰:百部性味甘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對於因肺燥咳嗽、痰多難咳的症狀,百部能有效地潤肺止咳,化解痰液,幫助患者順利排出。
  2. 殺蟲止癢:百部亦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因蟲咬、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百部可以有效地殺滅蟲體,抑制瘙癢,促進皮膚修復。

綜上所述,立驗散中加入百部,旨在發揮其止咳化痰、殺蟲止癢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立驗散方中包含藜蘆,主要是因為其 辛溫燥烈 的藥性,可 攻逐寒痰,開胸散結

藜蘆具有 燥濕化痰 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寒痰阻滯而引起的胸悶、咳嗽等症狀。同時,其 溫通經絡 的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循環,有助於消除寒邪,緩解疼痛。

然而,藜蘆毒性較大,需慎用,不可隨意服用。臨牀應用時需配合其他藥物,並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辨證論治,以達到最佳療效。

立驗散中含有烏頭,主要基於其辛溫燥烈,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

烏頭性溫,能溫經散寒,對於寒性疼痛,如風寒濕痺、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同時,烏頭也具有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寒邪引起的疼痛。

然而,烏頭為劇毒藥物,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發生中毒。

立驗散中加入海金沙,主要基於其利尿通淋之效。海金沙性寒,味甘鹹,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功效。

對於立驗散所治之淋證,海金沙能清熱利濕,排除膀胱濕熱,並能通利水道,促進尿液排出,減輕淋痛,達到治療目的。此外,海金沙還能消石排石,對於伴有石淋的患者,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立驗散是一種中藥方劑,裡麪包含砒霜(或稱白砷),其主要成分是砷化合物。砒霜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特定的藥理作用,例如能夠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這使得其在某些特定的病症,特別是與熱毒、有毒瘡瘍或是血瘀相關的情況下,能夠發揮療效。

然而,砒霜同時是一種劇毒物質,使用時需特別謹慎。中醫師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及體質,考量其劑量及搭配使用其他中藥,以減少毒性並發揮其療效。砒霜的應用在中醫中多針對特定的病症,並非廣泛使用。

近年來,由於對砒霜安全性質疑及現代醫學的發展,許多中醫師在使用此成分時,也會特別謹慎,並考慮使用替代藥材。整體而言,立驗散中砒霜的使用是基於中醫對於熱毒及血瘀的理解,但需充分評估其潛在風險。

立驗散中含有蓽茇,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蓽茇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立驗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蓽茇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和腹瀉。
  2. 行氣止痛,疏肝理氣:蓽茇還具有行氣止痛、疏肝理氣的作用,對於寒邪凝滯、氣機阻滯所致的腹痛、脹滿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立驗散中加入蓽茇,可以促進氣血運行,解除氣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立驗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蚰蜒入耳」與「蠍螫」二證。

  1. 蚰蜒入耳:古以蟲體竄入耳竅為急症,因蟲體活動致耳內癢痛、眩暈,甚則恐慌。此方以醋調化,借助藥力與酸蝕之性,使蟲體僵伏或化水排出。
  2. 蠍螫:蠍毒熾痛,局部紅腫,方中藥物外擦可散毒止痛,解其熱毒壅滯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毒性藥物直攻虫毒

    • 砒霜(砷劑)、藜蘆草烏頭:具強烈毒性,能麻痹或腐蝕蟲體,砒霜另研,控制用量,恐過量反使蟲體液化滯留耳內。
    • 豬牙皂莢天南星:辛烈開竅,輔助藥力穿透,助蟲體排出。
  2. 辛香走竄,通絡止痛

    • 芎藭白芷:辛溫行氣,疏風通絡,緩解蠍螫後氣血壅滯之痛。
    • 夜明沙(蝙蝠糞)、白丁香(雀糞):古人用以「攻毒散結」,或取其異類相剋之意。
    • 海金沙:利竅通淋,或借其滑利之性助藥滲透。
  3. 局部刺激與引導藥效

    • 蓽茇百部:溫熱辛辣,外擦可刺激皮膚發熱,引藥入絡,中和蠍毒。
    • 鉛丹調色:可能作為賦形劑,兼有收斂殺蟲之效。

配伍思維
全方以「毒藥攻毒」為核心,利用多種辛烈、毒性藥物協同,針對蟲體與蠍毒「以毒制毒」;醋調可增強穿透力,亦能軟化蟲體。其設計兼顧「開竅驅蟲」與「散結止痛」,反映古代外治方「峻藥外用,速效為先」的特點。

傳統服藥法


芎藭3分, 天南星(炮)3分, 白芷3分, 夜明沙(炒)3分, 豬牙皂莢(炙)3分, 白丁香4錢,百部4錢, 藜蘆4錢, 草烏頭半兩, 海金沙1分, 砒霜(別研)2錢, 蓽茇2錢。
上為散,與砒霜合和研勻,臨時更用鉛丹調色勻,瓷合收。
如蚰蜒入耳,取少許,用醋1兩滴調化,以細翎毛蘸藥,入耳竅,微吹令藥氣行立出,藥不得多,多即化蚰蜒成水不出。如蠍螫,先點少醋在螫處,滲藥半字許,擦令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同名稱方劑


立驗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組成:芎藭3分,天南星(炮)3分,白芷3分,夜明沙(炒)3分,豬牙皂莢(炙)3分,白丁香4錢,百部4錢,藜蘆4錢,草烏頭半兩,海金沙1分,砒霜(别研)2錢,蓽茇2錢。 主治:蚰蜒入耳,蠍螫。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