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

XIN DING HEI RE BING XUE DU XING BI N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黑熱病證治指南》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7%
肝經 17%
胃經 12%
腎經 9%
脾經 9%
大腸經 7%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使用犀角,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對於黑熱病所致的血熱妄行、鼻衄不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稀有珍貴,貴精貴效: 犀角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珍貴藥材,其藥效也相對顯著。在古人觀念中,珍貴稀有的藥物往往具有更強的療效,因此,將犀角列入方劑之中,也反映出古人對其藥效的肯定。

然而,現今犀牛已瀕臨絕種,保護野生動物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因此,應積極尋求替代藥材,避免使用犀角。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蒲黃,主要是針對其止血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其能清熱涼血,散瘀止血,對於黑熱病所致的血毒上壅鼻竅,引起鼻衄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此外,蒲黃還能利尿通淋,對於黑熱病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效果。因此,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蒲黃,可以有效地解決黑熱病引起的鼻衄、發熱、口渴等症狀。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涼血止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黑熱病血毒上攻鼻竅,導致鼻衄,赤芍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鼻衄症狀。
  2. 活血化瘀: 鼻衄多因血熱瘀滯,血不循經而致。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進一步止血。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人中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人中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黑熱病本身為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人中黃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鼻衄症狀。
  2. 活血化瘀,通鼻竅:人中黃兼具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通暢鼻竅,進而改善鼻衄症狀。

綜上所述,人中黃在「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通鼻竅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黑熱病引起的鼻衄症狀。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涼血止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黑熱病血毒性鼻衄,症狀多為發熱、口渴、鼻衄、舌紅苔黃等,牡丹皮能清熱涼血,降火止血,緩解鼻衄症狀。

二、解毒化瘀: 牡丹皮還能解毒化瘀,對於黑熱病導致的血液瘀滯,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鼻衄。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方劑中使用「玳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玳瑁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鼻衄。黑熱病常伴隨血熱毒盛,鼻衄為其常見症狀,玳瑁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鼻衄。
  2. 化瘀止痛,改善鼻腔瘀血: 玳瑁還具有一定的化瘀止痛功效,可以改善鼻腔瘀血,減輕鼻衄的出血量。

總之,玳瑁在「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黑熱病所致的鼻衄。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止血止衄: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黑熱病血毒性鼻衄,多因血熱妄行,瘀血阻滯鼻竅所致,桃仁能活血化瘀,散瘀止血,從而緩解鼻衄症狀。
  2. 通絡行氣,改善循環:桃仁能通經絡、行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血流通暢,從而減輕鼻腔充血、血管破裂的風險,達到止血的目的。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玄參味苦甘,性寒,入心、肺、腎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熱毒,並止住因血熱妄行而導致的鼻衄。
  2. 滋陰潤燥: 玄參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耗傷陰液而導致的口乾舌燥、鼻腔乾燥等症狀,從而改善鼻衄的根本病因。

因此,玄參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治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並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清除因黑熱病引發的熱毒,同時也可緩解鼻衄患者因熱毒上攻而引起的鼻腔炎症。金銀花的涼血止血功效則可以幫助控制鼻衄出血,並改善因血熱妄行所致的鼻出血症狀。

總之,金銀花在該方劑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緩解黑熱病血毒性鼻衄的症狀。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加入葛根,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清熱解毒:葛根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緩解黑熱病引起的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進一步降低鼻衄出血的風險。
  2. 升陽止血:葛根亦有升陽止血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提升陽氣,使血止流,達到治療鼻衄的目的。

綜合以上分析,葛根在該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升陽止血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黑熱病引起的鼻衄。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中使用川牛膝,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涼血止血: 川牛膝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清熱解毒,並能收斂止血,對於黑熱病引起的鼻衄,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利尿通淋: 川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同時也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熱毒,進而改善鼻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黑熱病」伴隨「血毒上攻」**之重症,病機屬熱毒熾盛、灼傷血絡,臨床特徵如下:

  1. 外候陰血耗傷:皮膚黛黑、眼眶青陷、唇色紫黑暗沉,反映熱毒久伏,陰血虧損,瘀熱內結。
  2. 血熱妄行:鼻衄鮮紅量多,牙衄、舌紅刺,為熱毒迫血上沖,絡破血溢。
  3. 熱毒深伏:脈弦大緊數、口臭、苔灰垢,顯示氣分與血分同病,熱瘀互結。
  4. 臟腑受累:頸脈跳動、頸細長,提示肝腎陰虛,虛陽上擾,兼有血瘀阻絡。

此症屬**「溫病重證」**,熱毒壅盛於血分,非單純清熱涼血可解,需瀉火解毒、化瘀通絡並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結構可分為**「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瀉火通腑」「滋陰降火」**四大方向,層次分明:

1. 清熱解毒、透邪外達

  • 金銀花:輕清透表,解血分熱毒。
  • 人中黃:清熱解毒,尤擅解臟腑鬱火。
  • 生玳瑁、烏犀角:直入血分,清心肝熱毒,犀角(現多用水牛角代)為涼血止血要藥,玳瑁潛陽息風,防熱極動風。

2. 涼血散瘀、止血防耗

  • 粉丹皮、生赤芍:清血分伏熱,散瘀不留滯。
  • 生蒲黃:化瘀止血,針對鼻衄、牙衄。
  • 單桃仁:破血逐瘀,通絡防熱與血結。

3. 瀉火通腑、釜底抽薪

  • 川錦紋(大黃):瀉下熱結,導火毒從腸腑出,符合「血熱宜清,腑實宜下」原則。
  • 粉葛根:升發脾胃清陽,防瀉下傷正,兼解肌透邪。

4. 滋陰降火、引血下行

  • 京玄參:滋陰降火,解毒散結,針對舌紅苔灰之陰傷熱熾。
  • 懷牛膝:引血下行,降上炎虛火,助止血衄。

三、方劑配伍特點

  1. 標本兼治:既用犀角、玳瑁急救血分熱毒,又以大黃、玄參通腑滋陰,防熱毒復熾。
  2. 動靜結合:赤芍、丹皮涼血散瘀(動),搭配蒲黃止血(靜),避免過止留瘀。
  3. 上下分消:葛根升清,牛膝降濁,調暢氣機,助熱毒外解。

四、總結

此方針對黑熱病**「血毒壅盛」之變證,透過清解、涼血、瀉下、滋陰**四法並行,既救陰血耗傷,又解熱毒內結,展現溫病學派「透熱轉氣」「先證用藥」的治療思維,適用於熱毒深伏血分、迫血妄行之急重症。

傳統服藥法


烏犀角、川錦紋、生蒲黃、生赤芍、人中黃、粉丹皮、生玳瑁、單桃仁、京玄參、金銀花、粉葛根、懷牛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新訂黑熱病血毒性鼻衄湯, 出處:《黑熱病證治指南》。 組成:烏犀角、川錦紋、生蒲黃、生赤芍、人中黃、粉丹皮、生玳瑁、單桃仁、京玄參、金銀花、粉葛根、懷牛膝。 主治:黑熱病。皮膚黛黑,眼眶青陷,環唇黑暗,頸長而細,頸脈跳動,鼻衄頻出,血出鮮紅,頗多,舌苔四邊紅刺,中心灰垢,脈弦大緊數,唇結紫色血瓣,口臭牙衄,或同時並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