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鐵散的組成中包含鐵粉,主要是利用鐵粉的特性來達到治療效果。
- 補血益氣: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元素,鐵粉在體內可被人體吸收利用,補充血液中的鐵含量,達到補血益氣的效果。
- 活血化瘀:鐵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有助於消除瘀血,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桂鐵散中鐵粉的添加,是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鐵粉的藥理特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桂鐵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止痛之功效。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肉桂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引藥入經,增強療效: 肉桂辛香走竄,能引藥入經,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桂鐵散中其他藥物如鐵粉、乳香等,也具有散寒止痛之效,肉桂的加入能加強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鐵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桂鐵散主治「水腫癒後,因纖維弛緩易再發者」,意指此方針對水腫(水濕停聚體表或臟腑)經治療後雖暫時消退,但因體內氣化功能不足、經絡肌肉鬆弛無力,導致水濕再度積聚的體質狀態。此類患者常見四肢浮腫反覆發作、按之凹陷不易恢復,或伴隨倦怠乏力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與「陽虛不固」或「脾腎氣化失司」相關。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
- 鐵粉(3分):
古代認為鐵粉(亦稱「鐵落」)具「重鎮下墜」之性,能引水濕下行。《本草綱目》載其「平肝鎮心,治驚癇狂熱」,推測此處取其沉降之勢,助水濕從二便排出。另鐵粉可能含微量鐵質,間接輔助氣血生成,改善水腫後體虛。 - 桂枝(3分):
桂枝性溫味辛,能溫通陽氣、助膀胱氣化,為「通陽利水」要藥。《傷寒論》中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均用桂枝化氣行水。此處配伍桂枝,既可振奮陽氣以固表防濕復聚,又能促進水液代謝,避免停蓄。
- 鐵粉(3分):
配伍邏輯
- 升降相因:桂枝上行外散以溫陽化氣,鐵粉下行內斂以滲濕降濁,二者一升一降,調暢氣機,恢復水液代謝循環。
- 剛柔互濟:桂枝辛溫主動,鐵粉沉靜主靜,動靜結合,既能激發機能又不致耗散過度,契合水腫癒後「虛中夾滯」的病機。
推測功效延伸
除原書記載外,從藥物特性可推論:- 若水腫伴見「心悸驚躁」(鐵粉鎮心)、「手足不溫」(桂枝溫經),此方或具協同改善之效。
- 水腫癒後常見「衛陽不固」,桂枝或能兼顧解肌固表,預防外感誘發水腫復發。
三、治療原理總結
桂鐵散透過「溫陽化氣+重鎮利濕」雙向調節,針對水腫後期「本虛標實」的核心病機:
- 治標:鐵粉沉降直接祛除殘留水濕。
- 治本:桂枝溫補陽氣,強化脾腎氣化功能,從根源減少水濕再生。
全方藥簡力專,體現「攻補兼施」思路,尤其適用於陽虛體質或慢性水腫反覆者。
傳統服藥法
鐵粉3分1,桂3分1
上為末。
每日服4-5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鐵散, 出處:《經驗良方》。 組成:鐵粉3分1,桂3分1主治:水腫癒後,因纖維弛緩易再發者。 。 主治:水腫癒後,因纖維弛緩易再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