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胖散

HUANG P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良方》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32.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肝經 23%
脾經 21%
腎經 10%
肺經 10%
胃經 10%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黃胖散中包含鐵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氣: 鐵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原料,鐵粉可於胃酸作用下轉化為二價鐵離子,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補血益氣的效果,對於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溫陽散寒: 鐵粉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能改善陽氣不足所導致的畏寒肢冷、面色晦暗、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黃胖散中加入鐵粉,是為了綜合利用其補血益氣、溫陽散寒的雙重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黃胖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有助於緩解因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黃疸,生薑也能起到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運化,利於黃疸消退的作用。
  2. 和胃止嘔:生薑能和胃止嘔,對於因脾胃不和、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生薑能起到緩解作用。黃胖散所治療的黃疸,常伴有嘔吐,生薑的和胃止嘔作用,可幫助改善患者的症狀。

黃胖散方中加入肉桂,主要考量其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溫暖脾腎,促進陽氣生發,改善因脾腎陽虛所致的寒性症狀,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等。

活血通絡: 肉桂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並能通經活絡,解除經絡阻滯,有助於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黃胖散中加入肉桂,可以溫陽散寒,活血通絡,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胖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通俗內科學》中記載了「黃胖散」的另一種組成:

  • 鐵屑(五分)
  • 麥粉(二兩)
  • 葛粉(二兩)
  • 硫黃(五分)

與題目提供的組成(鐵粉、生薑、肉桂)有所不同。

主治功效

根據《通俗內科學》的記載,此方劑應是主治「黃胖病」。

治療原理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能基於以下幾點:

  1. 補益氣血: 鐵屑具有補鐵的作用,可能有助於改善血虛。
  2. 健脾益胃: 麥粉、葛粉皆為食物類,可能具有健脾益胃、補充營養的作用。
  3. 溫陽散寒、行氣活血:硫黃性溫,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活血的作用。

總體來說,此方劑可能是透過補益氣血、健脾益胃、溫陽散寒的方式來治療「黃胖病」。

另外,《通俗內科學》還記載了「茵陳丸」和另一「特方」,其組成和功效與「黃胖散」有所不同,可能也是治療「黃胖病」的方劑,但側重點不同。

  • 茵陳丸:茵陳蒿、麥芽、大黃、枳實,可能偏重於清熱利濕、疏肝理氣。
  • 特方:鐵鏽或鐵屑細粉、大黃末、苦參末、薑末,可能偏重於補鐵、清熱燥濕、溫中。

由於古籍中沒有進一步的描述來解釋"黃胖病"的現代醫學病名和病因機轉,故僅能就藥物本身進行可能性的推論。

傳統服藥法


鐵粉6分,薑3分,桂3分。
上為末。
每服4-5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燥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同名稱方劑


黃胖散, 出處:《經驗良方》。 組成:鐵粉6分,薑3分,桂3分。 主治:黃胖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