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行血湯

安胃行血湯

AN WEI H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5.3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17%
肺經 16%
肝經 14%
胃經 11%
大腸經 5%
膽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能。對於胃脘疼痛、脹滿等症狀,川芎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 川芎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胃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安胃行血湯旨在改善因血虛氣滯所導致的胃脘疼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血虛,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胃部不適。

2. 滋陰養胃,和胃止痛:當歸同時具有滋陰養胃的功效,可以滋養胃陰,緩解胃氣虛弱所導致的胃痛、反酸等症狀。安胃行血湯中常配伍具有溫中和胃功效的藥物,如陳皮、砂仁等,與當歸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胃部氣血失調、陰虛陽亢等病證。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其 補氣益血 的功效。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在安胃行血湯中,人參可 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胃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人參能 滋養心血,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 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血瘀情況。

因此,人參在安胃行血湯中發揮著 補氣益血、改善胃虛和血瘀 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安胃行血湯常用於治療胃痛、腹痛、血瘀阻滯等症,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 桃仁還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氣血,緩解胃腸氣滯所致的疼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胃痛、腹痛,桃仁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和胃止嘔: 藿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芳香化濁、行氣解鬱之功效。對於胃氣不和、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腹脹等症,藿香能起到理氣和胃、止嘔止瀉的作用,幫助安撫胃部,緩解不適。
  2. 行氣活血: 藿香還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藿香能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改善氣血運行,達到行血止痛之效。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和胃止嘔: 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作用。其芳香之氣可行散肝胃之氣,解除氣滯血瘀導致的胃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
  2. 溫脾暖胃,助消化: 砂仁入脾胃經,可溫脾暖胃,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

因此,砂仁的加入不僅能緩解胃痛、嘔吐等不適,同時也能調理脾胃功能,使藥效更加全面。

安胃行血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和胃,緩解胃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胃寒者常伴隨胃脘冷痛、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生薑可溫暖脾胃,緩解寒氣對胃部的侵襲,改善胃寒所致的症狀。

2. 促進血液循環,行氣止痛: 生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的功效。安胃行血湯多用於治療胃痛、腹痛等症狀,生薑可以幫助血液流通,緩解疼痛,改善血瘀導致的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胃行血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安胃行血湯主要治療產後七日內出現的嘔吐不止、完全無法進食(全不納谷),且伴有未消除的產後血塊(血塊未除)之證候。此方針對產後氣血兩虛兼有瘀滯,胃氣上逆之證,既能消塊化瘀,又能溫胃止嘔,體現了「產後宜溫」的治療原則。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與劑量分析

  • 芎藭(1錢):活血行氣,祛瘀止痛,為血中之氣藥
  • 當歸(4錢):補血活血,為君藥,劑量最大
  • 人參(1錢):大補元氣,益氣健脾
  • 桃仁(10粒):活血祛瘀,助消血塊
  • 薑炭(5分):溫經止血,散寒止嘔
  • 炙甘草(5分):補脾和胃,調和諸藥
  • 藿香(4分):芳香化濁,和胃止嘔
  • 砂仁(4分):行氣調中,醒脾開胃
  • 生薑(3片):溫中止嘔,助陽散寒

配伍邏輯與可能功效

  1. 活血消塊:以當歸、芎藭為主,配合桃仁共奏活血化瘀之效,針對「血塊未除」的病機。

  2. 益氣養血:人參大補元氣,當歸養血,符合產後氣血雙補原則。

  3. 溫胃止嘔

    • 薑炭、生薑溫中止嘔
    • 藿香、砂仁芳香化濁,降逆止嘔
    • 炙甘草和胃調中
  4. 標本兼治

    • 治本:補氣血(人參、當歸)、活血化瘀(芎藭、桃仁)
    • 治標:止嘔(藿香、砂仁、薑炭)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針對產後氣虛血瘀、胃失和降的複合病機。產後失血致氣血虛弱,氣虛則推動無力導致瘀血內停(血塊),血瘀又影響新血生成;同時氣血不足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司,胃氣上逆而嘔吐不食。方中藥物協同作用,既能消除瘀血,又能補充氣血,同時溫胃止嘔,標本兼治,使氣血得充,瘀血得化,胃氣得以和降,從而改善嘔吐不食之症。

劑量配置上重用當歸(4錢)以補血活血,輕用活血藥(芎藭1錢、桃仁10粒)避免過度耗血,體現了產後用藥「勿拘於產後,亦勿忘於產後」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芎窮1錢,當歸4錢,人參1錢,桃仁10粒,薑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薑3片(有汗勿用)。
消塊,溫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胃行血湯, 出處:《胎産秘書》卷下。 組成:川芎1錢,當歸4錢,人參1錢,桃仁10粒,薑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薑3片(有汗勿用)。 主治:消塊,溫胃。主治:産後七日內嘔吐不止,全不納谷,血塊未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