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順氣湯

WU YAO SHUN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6%
心經 7%
腎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行氣散結: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散結、破瘀止痛的功效。烏藥順氣湯旨在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噯氣、便祕等症,而三稜可助烏藥等藥物行氣化瘀,使氣血流通,解除阻滯,緩解疼痛。

二、消食導滯:三稜亦可消食導滯,對於食積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烏藥順氣湯中加入三稜,不僅能順氣化瘀,也能促進消化,改善食慾,增強療效。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蓬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蓬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其能疏肝理氣,緩解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烏藥、香附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順氣止痛的效果。
  2. 消積化瘀:蓬莪朮還具有消積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消散瘀血,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各種病症,例如胸悶、腹痛、消化不良等。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萊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化滯:萊菔子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癥結、行氣消脹之功效。對於氣滯引起的胸悶、腹脹、食積不化等症狀,萊菔子可與烏藥、枳殼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消積化滯、順氣止痛的效果。

2. 促進消化:萊菔子含有豐富的消化酶,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有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配合烏藥、香附等藥物,可增強整體的順氣消食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肺散寒,宣通氣道: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宣通氣道之效。對於因寒邪阻肺而導致的胸悶氣喘、咳嗽痰多等症狀,白芥子能起到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有助於順氣止痛。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白芥子亦具活血化瘀之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瘀血腫痛,進而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因此,白芥子加入烏藥順氣湯中,可協同烏藥等藥物,發揮溫肺散寒、宣通氣道、活血化瘀等功效,達到順氣止痛的目的。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延胡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疏肝理氣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它可以疏解肝氣鬱結,緩解胸脅、脘腹疼痛,與烏藥、香附等藥物協同作用,加強順氣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通絡:延胡索能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烏藥順氣湯中的烏藥、香附等藥物也具有行氣活血作用,延胡索的加入,能增強整體活血化瘀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緩解疼痛。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是因為枳殼具有以下兩項特性:

  1.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能行氣消脹,緩解肝氣鬱結,疏通氣機,有助於促進氣血流通,解除胸悶、腹脹等不適。
  2. 降逆止嘔:枳殼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能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烏藥順氣湯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枳殼的加入正好可以加強其行氣止嘔的效果。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功效。烏藥順氣湯主治胸脅脹滿、脘腹疼痛、氣機不暢等症狀,青皮的加入可幫助行氣止痛,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

2. 疏肝理氣: 青皮能疏肝理氣,解除肝氣鬱結,有助於氣機的運行順暢。烏藥順氣湯中烏藥、香附等藥物也有疏肝理氣的作用,青皮的加入可增強藥效,使氣機運行更加通暢,達到更好的療效。

烏藥順氣湯方名即已點明其主治,以「順氣」為核心功效。烏藥為其方中君藥,因其性溫,味辛,歸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之效。

方中以烏藥為君藥,乃因其善於行氣止痛,能有效疏通氣機,解除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同時,烏藥溫中止痛,亦能緩解因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故烏藥為方中君藥,主導藥效,以達到順氣止痛之目的。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烏藥順氣湯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紅花加入其中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瘀血阻滯,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2. 助烏藥行氣: 烏藥性溫,味辛,入肝、脾經,擅長行氣止痛,但其行氣作用相對較緩。紅花加入後,可以與烏藥相互配合,加強行氣活血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藥順氣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消脹的功效。烏藥順氣湯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香附的加入可助於行氣解鬱,緩解疼痛。
  2. 理氣和胃:香附還能理氣和胃,促進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進而解除腹痛、腹脹等症狀。烏藥順氣湯中含有烏藥、川芎等行氣活血藥,香附的加入可增強理氣和胃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藥順氣湯」

組成:

  1. 三稜:辛溫,歸脾、胃經,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2. 蓬莪朮:辛溫,歸脾、胃經,消食化積,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利水滲濕,祛痰止咳。

  3. 萊菔子:辛、平,歸肺、胃經,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行痰。

  4. 白芥子:辛溫,歸肺、胃經,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5. 延胡索:辛、溫,歸肝、腎經,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6. 枳殼:辛、涼,歸肺、大腸經,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7. 青皮:辛、溫、微苦,歸肝、脾、胃經,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8. 烏藥:辛、溫、苦,歸脾、胃、腎經,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9. 紅花:辛、溫,歸心、肝經,活血化瘀,通經絡,清熱涼血,活血調經,破瘀止痛。

  10. 香附:辛、苦,歸脾、肝經,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主治功效:

病邪侵入人體內部。

總結:

烏藥順氣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痰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如頭痛,腹痛,月經痛等症狀。烏藥順氣湯在臨牀上應用廣泛,具有顯著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三稜8分,蓬朮8分,卜子8分,白芥子8分,玄胡索8分,枳殼8分,青皮8分,烏藥8分,紅花7分,香附4分。
水煎,稍冷服。
石三(《痧症全書》卷下)、十一號屯象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藥順氣湯是一張具有行氣順氣、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方劑,但由於其中含有烏藥、紅花等活血化瘀的中藥,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烏藥順氣湯, 出處:《痧脹玉衡》卷下。 組成:三棱8分,蓬朮8分,蔔子8分,白芥子8分,玄胡索8分,枳殼8分,青皮8分,烏藥8分,紅花7分,香附4分。 主治:痧氣內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