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散

WU Y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6%
膀胱經 16%
腎經 16%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烏藥散方劑中包含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藥性相符:烏藥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烏藥散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疼痛、胃脘脹痛、噯氣、呃逆等症狀,烏藥的藥性正好可以疏肝理氣、溫中散寒,與方劑主治相符。
  2. 臨牀驗證:烏藥散方劑源於古代醫籍,經過歷代醫家臨牀驗證,烏藥在方劑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病痛。烏藥與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發揮出更好的療效,因此被列為方劑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烏藥散

烏藥散是由烏藥組成的一種中藥方劑,主治香港腳。

烏藥

  • 性味:溫、辛、苦
  • 歸經:脾胃、腎經
  • 功效: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

主治

  • 香港腳

用法用量

  • 內服:研末,每服3-5克,每日2-3次。
  • 外用:研末,調敷患處。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總結: 烏藥散是一種由烏藥組成的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主治香港腳。

傳統服藥法


烏藥半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蛤粉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
上為細散。
每服1錢,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肚臍周圍腹痛月經突然停止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胰臟炎腳氣病腦中風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烏藥散, 出處:《博濟》卷三。 組成:烏藥1兩,莳蘿1分(2味炒令黃色)。 主治:乾濕腳氣。

烏藥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一。 組成:烏藥1兩,木香1兩,桂心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蓬莪朮1兩。 主治:婦人血氣上攻,心腹疼痛不可忍,神情悶亂。

烏藥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 組成:烏藥1兩,茴香1兩,青皮1兩,赤豆1兩,乾漆2兩,沒藥2兩,硇砂1兩,滑石1兩,高良薑1兩。 主治:厥陰疝病,脅腹引小腹而痛。

烏藥散,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組成:烏藥、香附、蘇子、廣皮、柴胡、丹皮、焦梔、木香、當歸、川芎、薄荷、生甘草。 主治:調氣開鬱。主治:七情鬱結,經水或先或後,或多或少,久則閉絕不行。

烏藥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一。 組成:烏藥1兩,蓬莪朮1兩,桂心1兩,當歸1兩(銼碎,微炒),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1兩。 主治:開滯消積。主治:婦人氣滯血瘀,心腹疼痛;經行或産後因食生冷,致成癥塊。

烏藥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五六引《衛生家寶》。 組成:烏藥6兩半(去皮心,切片子),白芷6兩,白朮2兩半,蒼朮3兩(米泔浸1宿,切片子),甘草6兩半(炒),青橘皮6兩(去瓤)。 主治:傷脾傷暑,傷風傷氣,傷冷吐瀉惡心,寒熱頭痛,體重倦怠,不思飲食,榮衛不順,肢節不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