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揩齒金牙散」中含有蟾酥,其主要原因在於:
- 消炎殺菌:蟾酥具有消炎殺菌之效,能抑制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細菌的滋生,有效預防牙齒疾病。
- 去腐生肌:蟾酥亦有去腐生肌的功效,能幫助傷口癒合,對於因牙齦萎縮、牙周病導致的牙齦組織損傷有輔助治療作用。
雖然蟾酥在牙科方面有一定功效,但其為毒性物質,需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配製或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揩齒金牙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散寒邪,止痛消腫: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之效。牙齒因寒邪入侵,導致疼痛腫脹時,細辛可溫散寒邪,改善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 芳香闢穢,清新口氣:細辛氣味芳香,可祛除口臭,清新口氣。對於因口腔積熱、濕熱引起的口臭,細辛可起到芳香闢穢的作用,改善口腔環境。
因此,揩齒金牙散中加入細辛,可有效治療寒邪引起的牙痛、腫脹,並改善口臭,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揩齒金牙散」方劑中加入黃芩,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口腔潰瘍、牙齦炎等症狀多與熱毒、濕熱有關,黃芩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改善牙齒及口腔周圍的炎症。
- 收斂生肌,固齒護齒: 黃芩的收斂作用可以促進創面癒合,加速口腔潰瘍的修復。同時,黃芩能固齒護齒,預防牙齒鬆動、牙周病等問題。
綜上所述,黃芩在「揩齒金牙散」方劑中發揮了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和收斂生肌、固齒護齒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口腔問題,促進口腔健康。
揩齒金牙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清除口腔內的熱毒,緩解牙齦紅腫、疼痛等症狀,改善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芳香闢穢,去口臭:白芷具有一定的芳香氣味,可以有效去除口臭,清新口氣。同時,白芷還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口腔細菌生長,預防口腔感染。
總之,白芷在揩齒金牙散中,發揮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芳香闢穢、去口臭等作用,有助於改善口腔健康,維持口氣清新。
揩齒金牙散中包含升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升麻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症狀,常伴有熱毒蘊結,升麻可以清熱解毒,消散腫痛,改善口腔環境。
- 疏散風熱,止痛止癢:升麻還具有疏散風熱,止痛止癢的功效。牙齦紅腫、牙痛等症狀,可能與風熱上攻有關,升麻可以疏散風熱,緩解疼痛和癢感。
因此,揩齒金牙散中加入升麻,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疏散風熱、止痛止癢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改善口腔問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揩齒金牙散主要用於治療牙齒疼痛及牙齦出血,並具有「久揩黑髭鬢」之效,即長期使用可助鬚髮烏黑。古代醫家認為,牙齒與腎氣、胃經密切相關,疼痛多因風火、濕熱上攻或虛火上炎所致;出血則與血熱、濕熱或氣虛不攝有關。此方通過外用法直接作用於口腔,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兼能固齒烏髮。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金牙(主藥,煅制後研末)
- 功效:金牙為礦物藥,煅後其性收斂,傳統認為能「堅骨固齒」,現代推測其可能含礦物質成分,可摩擦清潔牙面,或具輕微收斂止血作用。
2. 蟾酥(少許)
- 功效:有毒但外用能麻醉止痛、消腫解毒。其局部麻醉作用可緩解牙痛,對風火牙痛或齲齒疼痛有效。
3. 細辛、白芷、升麻(祛風散熱)
- 細辛:辛溫走竄,散風寒、止牙痛,尤善治寒性牙痛。
- 白芷:辛香上行,祛風燥濕、消腫排膿,對牙齦腫痛有效。
- 升麻:升散解毒,清胃火,引藥上行至口腔,協同清熱。
4. 黃芩(清熱燥濕)
- 功效:清胃與上焦濕熱,針對牙齦出血(血熱)及腫痛(濕熱)治本。
5. 後入藥:龍腦、麝香、丹砂、雄黃
- 龍腦(冰片)、麝香:辛香走竄,開竅散鬱,增強止痛消腫效果,且能防腐。
- 丹砂(朱砂)、雄黃:解毒殺蟲,傳統用於殺滅口腔寄生蟲(如「牙蟲」概念),抑菌消炎。
6. 劑型設計(煅製與賦形)
- 以蕎麥麵、麻油包裹藥末煅燒,可能使部分藥物炭化,增強收斂止血之效;油性賦形劑(麻油)則利於藥物黏附牙齒,延長作用時間。
綜合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解毒、止痛止血」為核心:
- 針對標症(疼痛、出血):蟾酥、細辛、冰片、麝香直接麻痹止痛;黃芩、雄黃清熱燥濕止血。
- 針對病機(風熱、濕熱):升麻、白芷祛風,黃芩清熱,丹砂、雄黃解毒抑菌。
- 固齒烏髮推測:礦物藥(金牙、丹砂)可能通過物理摩擦清潔牙石;而「黑鬚髮」效果或與部分藥物(如升麻、白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相關,古籍中亦常見「揩齒烏髮」之記載,屬外治法經驗總結。
此方體現古代「外治與內病相應」思維,結合礦物、動植物藥,注重局部作用與整體病機調和。
傳統服藥法
金牙(入瓷瓶內,泥固濟,火燒1日,研)5兩,蟾酥少許,細辛(去苗葉)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白芷半兩,升麻1兩。久揩黑髭鬓。
上為末,用蕎麥面4兩,新麻油和成片,將前藥末裹作團,頓磚上,四畔以炭火燒一飯久,取出候冷,和團再搗羅為末,別研龍腦、麝香各少許,丹砂、雄黃各半兩,再同研勻,用瓷合盛。
每日點藥揩齒上,以暖水漱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揩齒金牙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揩齒金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組成:金牙(入瓷瓶內,泥固濟,火燒1日,研)5兩,蟾酥少許,細辛(去苗葉)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白芷半兩,升麻1兩。 主治:久揩黑髭鬢。主治:牙齒疼痛,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