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決效散方劑中包含貫眾,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驅蟲、止瀉、止血的功效。
貫眾為鱗毛蕨科植物貫眾的乾燥根莖,其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其主要成分包括貫眾素、貫眾酮等,具有較強的驅蟲作用,可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鉤蟲等。同時,其止瀉作用也十分顯著,可以緩解因腸道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此外,貫眾還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對於因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腸道出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決效散方劑中加入貫眾,主要是為了發揮其驅蟲、止瀉、止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寄生蟲感染的目的。
決效散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解表,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經、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決效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齒痛等症,白芷能有效疏解表寒,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 升清降濁,消腫止痛: 白芷還具有升清降濁、消腫止痛的作用。決效散中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如柴胡、葛根等,共同發揮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效果。白芷的升清降濁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濁氣,緩解炎症,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決效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癡頭瘡」,即因風邪濕熱侵襲頭部皮膚,所致搔瘡、糜爛、滲液等瘡瘍病症。古代醫家認為,風邪挾濕熱上攻頭面,易致局部氣血瘀滯、皮膚失養,形成癢瘡。方名「決效」突顯其速效止癢、斂瘡生肌之特點,以外用塗敷直接作用患處。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貫眾(3兩)
- 性味功效:苦微寒,清熱解毒、殺蟲止血。
- 在本方作用:
- 清解濕熱毒邪,抑菌止癢,針對頭瘡之濕熱膿瘍。
- 古代用於瘡瘍、疥癬,其殺蟲之效可抑制皮膚寄生蟲或微生物(如癬蟎)。
白芷(1兩)
- 性味功效:辛溫,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排膿生肌。
- 在本方作用:
- 辛散風邪,溫通局部氣滯,改善風癢。
- 燥濕以收瘡面滲液,配合貫眾協同化濕。
- 促氣血運行,加速瘡口癒合。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 配伍特點:
貫眾苦寒清熱解毒為君,直折濕熱之毒;白芷辛溫祛風為臣,宣透邪氣並制貫眾寒性。二者寒溫並用,共奏「清熱祛風、燥濕斂瘡」之效。 - 外用機理:
油調塗敷可形成保護層,藥物直接滲透皮膚,發揮局部抗菌、止癢、收濕作用。白芷揮發油成分能促進藥物吸收,貫眾中的綿馬素類物質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符合「風癢頭瘡」濕熱挾風的病機。
四、潛在應用推論
此方簡潔力專,除古籍所述頭瘡外,或可延伸用於濕疹、脂漏性皮膚炎等屬風濕熱證者,然需依具體症狀調整配比。
傳統服藥法
貫眾3兩,白芷1兩。
上為細末。
油調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決效散, 出處:《外科精義》卷下。 組成:貫眾3兩,白芷1兩。 主治:風癢頭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