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光丸
HAI GU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還光丸中包含白芷,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祛風通竅: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還光丸主治風寒濕邪侵襲,導致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能驅散風寒濕邪,通利鼻竅,改善症狀。
- 解毒消腫: 白芷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用於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鼻腔腫脹、疼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白芷在還光丸方劑中,發揮著祛風通竅、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提升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還光丸主治「一切眼疾」,此描述泛指甲目疾患者常見症狀,如目赤腫痛、視物昏花、乾澀流淚、眼瞼糜爛等。古代醫家認為,眼疾多因風熱上攻、氣血瘀滯或肝腎不足所致,而此方以白芷為主藥,搭配朱砂為衣,輔以清茶或荊芥茶送服,旨在疏風清熱、通竅明目,其「還光」之名,隱含恢復眼目光明之效。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白芷:
- 性味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傳統用於散風除濕、通竅止痛。《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風頭侵目淚出」,可見其善祛頭面風邪。其辛散之力可上行頭目,開泄腠理,驅散風熱之邪;炒黃後溫性稍減,兼顧燥濕之效,適於眼瞼濕爛或分泌物多者。
煉蜜為丸:
- 蜂蜜甘緩補中,能調和白芷辛散之性,使藥力緩釋,兼顧護胃。丸劑形態利於長期服用,符合眼疾需漸進調理之特性。
朱砂為衣:
- 朱砂性寒,具清心鎮驚、安神明目之效。其色赤入血,可引藥入血分,清解血中熱毒,對於目赤腫痛或血絡瘀滯者有一定效果。然其用量極輕(為衣),主要取其「引經」與輔助清熱之功,非直接鎮靜。
清茶或荊芥茶送服:
- 清茶苦寒降火,能制約白芷溫性,協同清利頭目;荊芥辛溫解表,可增強祛風之力,適用於外感風邪誘發之眼疾。二者為引經藥,引藥性上行頭目。
邏輯推理與可能功效
此方以「祛風清熱」為核心,推測其適用於:
- 風熱上攻型眼疾:如急性結膜炎(目赤羞明)、眼瞼炎(紅腫癢痛)。白芷散風,朱砂清熱,茶飲輔助降火。
- 濕濁鬱阻型眼疾:如眼瞼濕疹、分泌物多者。白芷炒黃後燥濕,蜂蜜緩和刺激性。
- 輕度血絡瘀滯:朱砂入血分,或可改善微循環,但對肝腎陰虛所致視物昏花(如白內障)恐力有未逮。
配伍特色
全方藥簡力專,針對「外邪」與「實證」為主要病機的眼疾。白芷主攻外障(眼表疾病),朱砂兼顧內障(血熱擾神),蜜丸緩圖,茶飲調和,符合古代眼科「祛邪以復光」的治療思路。然若屬肝腎虧虛或氣血不足之慢性眼病,則需配合補益之品。
傳統服藥法
白芷。
上切,炒黃色,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朱砂為衣。
每服1丸,食後清茶送下,或荊芥茶尤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還光丸,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組成:白芷。 主治:一切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