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塌氣丸
TA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9)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塌氣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因為木香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一、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胃痛等症狀,與塌氣丸的功效相符。
二、健脾燥濕: 木香還具有健脾燥濕的作用,能改善脾胃虛弱、濕氣過重所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從根本上改善塌氣所致的虛弱狀態。
因此,木香在塌氣丸中起到行氣止痛、健脾燥濕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氣虛症狀。
塌氣丸中加入檳榔,主要是針對其行氣止痛的功效。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殺蟲等作用。塌氣丸常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悶氣短、脘腹脹滿等症狀,而檳榔能疏通氣機、活血化瘀,有助於緩解胸悶氣短、疼痛等不適,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檳榔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塌氣丸中加入黑牽牛,主要原因有二:
- 瀉下通便,引導氣機下降: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對於因氣機上逆而導致的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等塌氣症狀,黑牽牛能引導氣機下降,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不適。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黑牽牛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塌氣症狀往往與體內濕熱有關,黑牽牛能清熱解毒,去除濕熱,同時利水消腫,改善氣機運行,達到治療塌氣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塌氣丸主治「痘後腹虛腫脹滿,或氣喘粗」,指出其適用於痘症(如天花)後期,因氣機不暢、水濕停滯或宿垢內積所致的腹脹、水腫或呼吸急促。所謂「宿垢在裏」,提示病機可能涉及食積、痰濕、氣滯等病理產物,無論是餘毒未清、飲食停滯或水濕內蓄,皆可導致腹部脹滿、氣機上逆而喘粗。此方以行氣消脹、逐水通滯為主要方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胡椒(辛熱):
- 性辛熱,能溫中散寒、下氣消痰。《本草綱目》載其「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此處用於溫通中焦,散寒化濕,促進氣機運行,緩解腹脹。
蠍尾(辛平,有毒):
- 蠍尾(全蠍尾部)具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效,古方中常用於破積滯、通氣血。《開寶本草》言其「療諸風癮疹及中風半身不遂」。此處取其「通絡逐瘀」之力,幫助消散腹中積滯,尤其針對痘後氣血壅滯或痰瘀互結之脹滿。
蘿蔔子(萊菔子,加減用):
- 若腹脹明顯,加萊菔子(褐丸子變方),其辛甘平,能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滇南本草》稱其「下氣寬中,消膨脹,消痰涎」。通過降肺胃之氣,協同胡椒、蠍尾增強行氣消脹之效。
麵糊為丸:
- 以麵粉製丸,緩和藥性,兼護脾胃。陳米飲送服,米飲甘平益胃,輔助中焦運化,避免辛散耗氣之弊。
方劑配伍思路:
- 溫通為主:胡椒溫中散寒,針對中焦虛寒或寒濕內停之脹滿。
- 攻逐為輔:蠍尾通絡破滯,針對痘後可能的瘀毒或痰積,與胡椒協同「通陽破結」。
- 消導為變:萊菔子加入後,強化解鬱消食之力,符合「脹由氣滯,滿由積停」的傳統理論。
全方體現「通陽消脹」的核心思路,通過辛熱溫散與蟲藥走竄的結合,達到行氣、消積、除脹的目的,適用於寒濕或氣滯為主的實脹(虛證需慎)。
傳統服藥法
胡椒1兩,蠍尾(去毒)5錢(一方有木香1錢)。
腹大者,加蘿蔔子,名褐丸子。
上為細末,面為丸,如粟米大。
每服5-20丸,陳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服用後應注意補充水分。
- 本方有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塌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一引《醫方集成》。 組成:胡椒1兩,木香1錢,蠍尾(去毒)半兩。 主治:一切氣病。
塌氣丸, 出處:《圖書集成》卷四四○引《幼幼近編》。 組成:蘿蔔子、木香、陳皮、莪朮、五靈脂、牽牛、神曲。 主治:小兒腹脹。
塌氣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九。 組成:陳皮半兩,蘿蔔子(炒)半兩,木香3錢,胡椒3錢,草豆蔻(去皮)3錢,青皮3錢,蠍梢(去毒)2錢半。 主治:中滿下虛,單腹脹滿虛損者。
塌氣丸,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組成:木香半兩,雞心檳榔(白者)1隻,黑牽牛2兩(半生半炒,取頭末)1兩。 主治:痘後腹虛腫脹滿,或氣喘粗者,此有宿垢在裏,不間餘毒、食積、蓄水。
塌氣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四。 組成:全蠍1錢,黑牽牛4錢(一半炒熟,一半生用),蘿蔔子4錢(一半炒熟,一半生用),陳皮2錢(去白),青皮(去瓤)2錢,京三棱2錢(炮,銼),蓬莪朮2錢(炮,銼。一方生用)。 主治:小兒脾胃氣虛,腹脹滿悶。
塌氣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 組成:巴豆3個(去皮,分爲10片),胡椒10個,丁香10個,青橘10個(湯浸1宿,不去瓤,每個入巴豆1片,胡椒1個,丁香1個,以麻縷纏之)。 主治:利胸膈。主治:小兒啼哭未定,或氣息未調,便令食乳,或寒冷相乾,氣逆停滯,心胸滿悶,氣急吐逆,乳食不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