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湯

MU XI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十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7%
胃經 13%
肺經 13%
膽經 8%
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4%
三焦經 4%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湯以「木香」為君藥,其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燥濕止瀉: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善於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並能燥濕止瀉。對於脾胃氣滯,肝氣鬱結所致的腹痛、腹脹、泄瀉等症狀,木香具有顯著的療效。
  2. 引導藥力下行: 木香性溫,善於向下引導藥力,使其直達下焦,有助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下陷等症狀。

木香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疏肝解鬱: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之功。木香湯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噯氣、食少等症,青皮的加入可加強其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之效。
  2. 助木香理氣散結: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善於行氣止痛、燥溼止瀉。青皮與木香相配,一辛一苦,一溫一涼,寒熱相濟,共奏理氣散結之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木香湯中加入薑黃,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

一、疏肝解鬱:薑黃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健脾和胃:薑黃亦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配合木香、陳皮等藥物,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脘腹脹痛等病症。

因此,薑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木香湯疏肝解鬱之功,更能促進脾胃運化,提高藥效,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木香湯中加入大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和胃:大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增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木香湯本身以行氣止痛為主,加入大麥可以輔助脾胃功能,避免因氣滯而影響藥物吸收,使療效更加顯著。
  2. 利水消腫:大麥還有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對於因濕氣困阻而引起的腹部脹滿、疼痛等症狀有輔助療效。木香湯常用於治療腹痛、腹瀉等症,加入大麥可以加強其利水消腫作用,使療效更全面。

木香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和苦寒之性: 木香性苦寒,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效。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木香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共奏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木香的健脾消食作用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藥效。此外,甘草還有調和氣血、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木香湯中加入蓬莪朮,是基於其行氣止痛的功效,與方劑主旨相符。

木香湯主治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積不消等症狀,而蓬莪朮具有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並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蓬莪朮的加入,一方面可與木香、陳皮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行氣消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針對疼痛症狀,起到緩解的作用,使療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木香湯」

木香湯 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溫裏行氣,化濕消積的功效。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逆噎悶,一切氣疾等症。

組成

木香湯由木香、青皮、薑黃、大麥、甘草、蓬莪朮等中藥組成。

功效

  • 木香:溫胃行氣,止痛。
  • 青皮:理氣,化痰,行氣。
  • 薑黃:破血消癥,止血,活血化瘀。
  • 大麥:健脾,消食,和胃。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蓬莪朮: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主治

  • 胸膈痞塞:胸悶、食道阻塞。
  • 心腹刺痛:心臟和腹部疼痛。
  • 脅肋脹滿:肋骨下疼痛,腹部腫脹。
  • 飲食減少:食慾不振,進食減少。
  • 噫氣吞酸:打嗝,吐酸水。
  • 嘔逆噎悶:噁心、嘔吐、喉嚨堵塞。
  • 一切氣疾:所有與氣相關的疾病。

用法用量

木香湯一般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服用木香湯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
  • 服用木香湯後,如果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

總結

木香湯 是一種溫裏行氣,化濕消積的中藥方劑。它具有溫胃行氣,止痛,理氣,化痰,行氣,健脾,消食,和胃,益氣,補中,調和諸藥,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等多種功效。它可治療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逆噎悶,一切氣疾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木香(銼) 1兩,大黃(銼,炒) 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
上為粗末。
3-4歲兒每服1錢,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木香湯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2. 木香湯不宜與溫補、滋膩的中藥同用。
  3. 木香湯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噯氣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肺結核胰臟炎腳氣病霍亂大便秘結半身不遂心內膜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湯, 出處:《千金》卷十。 組成:青木香2兩,熏陸香1兩,丁香1兩,礬石1兩,麝香半兩。 主治:瘡出煩疼者。

木香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八。 組成:木香(銼)1兩,大黃(銼,炒)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 主治:小兒大便不通。

木香湯,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生家寶》。 組成:青木香2兩,瓜萎1個(去皮)。 主治:左癱右瘓,偏枯不遂;中風風秘有熱證者。

木香湯, 出處:《局方》卷十。 組成:木香3斤,青皮3斤,薑黃5斤,麥蘖(炒)5斤,甘草(炒)11斤,鹽(炒)11斤,蓬朮4斤。 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逆噎悶,一切氣疾。

木香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七引《聖惠》。 組成:木香半兩,吳茱萸(洗,焙,微炒)半兩,升麻半兩,熏陸香半兩,雞舌香半兩,雄黃半兩,甘草〔炙〕半兩,鱉甲(醋浸,炙,去裙襴)半兩,射乾半兩。 主治:惡脈腫毒。

木香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九引《聖惠》。 組成:木香半兩,枳殼(去瓤,麸炒)半兩,芍藥半兩,檳榔(生銼)半兩,桑根白皮(銼,炒)2兩,黃耆(細銼)2兩,草豆蔻(去皮)2兩,枇杷葉(拭去毛,炙)2兩,黃連(去須)2兩,桂心(去粗皮)1兩,人參1兩半。 主治:虛熱渴,飲水不已,心腹脹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