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霜散

玄霜散

XUAN SHU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7%
腎經 15%
肺經 12%
脾經 9%
胃經 8%
膽經 6%
大腸經 4%
小腸經 4%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玄霜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鉛丹,這在現代醫學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鉛丹,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鉛,屬於重金屬,具有一定的毒性。中醫理論上認為,鉛丹可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某些疾病具有療效。然而,由於鉛丹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以避免中毒或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歷史上,鉛丹的使用常與當時的醫療背景密切相關,可能是基於對某些症狀的理解和治療效果的評估,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重金屬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現代醫療系統強調安全性,因此不少傳統方劑已逐漸被修訂或淘汰。面對古老中藥的成分,今人需更加小心,重視科學實證,以確保健康與安全。

玄霜散含有水銀,主要原因有二:

  1. 古人對金屬藥性的認識侷限:古代醫學對金屬藥性缺乏現代的科學分析,常以金屬顏色、質地等外觀判斷其藥性。水銀因其色澤白潤,古人認為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故用於治療一些皮膚病、潰瘍等。
  2. 缺乏安全意識:古人對於藥物毒性認識不足,未意識到水銀的嚴重毒性。且在當時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無法準確控制藥物中的水銀含量,導致藥物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中毒。

隨著醫學發展,水銀的毒性已被充分認識,玄霜散等含有水銀的方劑已不再使用。

玄霜散中使用石膏,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入肺、胃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清肺熱、胃熱。玄霜散常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口渴、咽痛、咳嗽等症狀,石膏的清熱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涼血止血: 石膏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病引起的出血,如鼻出血、咯血等,石膏能起到止血作用。玄霜散中可能也包含其他止血藥材,石膏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玄霜散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利用輕粉的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功效。

輕粉為雄黃提煉而成,性寒,具有較強的毒性,故一般僅作外用,治療濕熱瘡瘍、疥癬、風疹、濕疹等皮膚病。玄霜散作為治療濕熱瘡瘍、風疹、濕疹等皮膚病的方劑,加入輕粉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但需謹慎使用,避免過量或內服,以免中毒。

玄霜散中含有硼砂,這在傳統中藥學中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成分。傳統醫學認為硼砂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外傷腫痛等。但另一方面,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造成腎臟損害、消化道潰瘍等不良反應。

因此,現代醫學界普遍不建議使用硼砂作爲藥物,而玄霜散中添加硼砂,可能是因為當時醫學技術尚未發達,對硼砂的毒性認識不足,或者出於對某些疾病的特殊療效考慮。

玄霜散中包含珍珠,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項藥性:

  1. 清熱解毒: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外感熱毒,或內熱蘊積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珍珠有良好的療效。
  2. 鎮心安神:珍珠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心悸失眠、精神不安等症狀。

玄霜散為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劑,珍珠的加入,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鎮心安神,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故而成為方劑組成之一。

玄霜散中加入冰片,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能迅速穿透皮肉,直達病竈,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對於外感熱病、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風熱頭痛、牙痛、耳痛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玄霜散以冰片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並輔助其他藥物直達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玄霜散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下疳蛀梗,莖爛,及諸瘡毒臁瘡,久不癒者」,屬外科瘡瘍頑疾。下疳即為性病潰瘍,蛀梗指陰莖腐蝕潰爛;臁瘡則為下肢慢性潰瘍,多由濕熱毒邪久蘊、氣血瘀滯所致。此類病症特徵為腐肉不脫、新肌難生,故方藥設計以拔毒祛腐、斂瘡生肌為核心。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金石重墜,攻毒祛腐

    • 黑鉛、水銀:傳統以鉛汞合煉(鉛汞丹)為外科峻藥,水銀毒性強可殺蟲攻毒,鉛能收斂潰瘍,二者相伍可蝕惡肉、止腐爛。
    • 輕粉(甘汞):由水銀昇華製成,具強烈殺菌作用,專治梅毒下疳、頑瘡腐肉。
  2. 清熱斂瘡,生肌護創

    • 煅石膏:火煅後收濕斂瘡,助潰瘍面乾燥結痂。
    • 硼砂:清熱解毒,防腐生肌,古方多用於黏膜潰瘍。
    • 珍珠、冰片:珍珠極細粉末可促進組織修復,冰片辛涼透散,能止痛並引藥透達,二者共助生肌斂口。
  3. 協同增效與製劑特點

    • 全方以「鉛汞為君,石膏硼砂為臣,珍珠冰片佐使」,層次分明:先以重金屬峻藥直攻毒根,再以清熱斂瘡藥穩定創面,終以生肌藥收功。
    • 外用時輔以蔥、椒、艾湯先熏洗,此三味皆具辛溫走竄之性,可溫通局部氣血,增強藥物滲透;若患處乾燥,再以豬膽汁潤敷,取其苦寒清熱、滑潤護瘡之效。

推理總結
此方屬「霸道」外治法,針對溼熱毒邪深伏、腐蝕筋肉之重症,透過金石毒藥「以毒攻毒」的特性快速控制感染,再轉入修復階段,體現中醫外科「祛腐生新」的辨治思維。然須注意,鉛、汞等成分確有劇毒,古代因醫療條件限制而權衡使用,現代臨床應審慎評估替代方案。

傳統服藥法


黑鉛5錢, 水銀2錢5分, 軟石膏(火煅)3錢5分, 真輕粉2錢5分, 明硼砂1錢, 珍珠(另研極細)5分, 冰片3分。
黑鉛銅勺溶化,入水銀攪勻,傾出,研不見星,再入余藥共研勻,入瓷瓶內。
用時蔥、椒、艾煎湯,入壇先熏至溫,洗淨敷藥。乾者,豬膽潤濕摻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玄霜散, 出處:《簡明醫彀》卷八。 組成:黑鉛5錢,水銀2錢5分,軟石膏(火煅)3錢5分,真輕粉2錢5分,明硼砂1錢,珍珠(另研極細)5分,冰片3分。 主治:下疳蛀梗,莖爛,及諸瘡毒臁瘡,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