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人參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瀉火涼心: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心的功效。若方劑中存在熱證,如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則黃連可有效抑制熱邪,清熱降火,緩解症狀。
- 制約人參的溫燥之性: 人參性溫,補氣益血,但溫燥易傷津液,而黃連性寒,可制約人參的溫燥之性,避免過於燥熱,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滋生濕熱。
黃連人參膏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胃、膽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二者相配,一寒一溫,寒者清熱,溫者扶正,相輔相成,既能清熱瀉火,又能補益元氣,達到扶正固本的效果。
2. 緩解毒性:黃連苦寒,過度服用易傷脾胃,而人參甘溫,可緩解黃連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寒邪傷正。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連人參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目赤癢痛」,即眼睛紅腫、發癢、疼痛之症。中醫認為,此類眼疾多因外感風熱、肝火上炎,或陰虛火旺所致。方中以黃連清熱解毒,人參補氣生津,二者協同,既能清泄眼部火毒,又可固護正氣,防止苦寒傷陰。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味配伍
- 宣黃連(主藥):性味苦寒,歸心、肝、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本草綱目》載其「治目赤眥爛」,能直接清泄目赤腫痛之實熱。
- 人參(佐藥):性甘微溫,歸脾、肺經,大補元氣、生津安神。此處用意有二:一則制黃連苦寒之性,避免久用傷正;二則通過益氣生津,滋潤目竅,緩解燥熱所致之癢痛。
製法與用法
- 水浸後飯鍋蒸煮:取其氣輕上浮之性,助藥力上達目竅。
- 冷定後頻點眼角:局部用藥直達病所,清熱而不傷胃氣。
- 酌加冰片:芳香走竄,助藥滲透,增強止癢止痛之效。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體現中醫「清補並用」之法,以黃連瀉火治標,人參扶正顧本。目赤因火熱者,黃連可清;癢痛因氣陰耗傷者,人參可補。二者相配,寒溫互制,標本兼顧,契合「熱者寒之」「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適用於實熱夾雜輕度氣陰不足之眼疾。
傳統服藥法
宣黃連5分或1錢,人參5分或1錢。
上切碎。
用水1小鐘,同浸,飯鍋蒸少頃,取出冷定,頻點眼角;或於臨用時研入冰片少許更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結膜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人參膏,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 組成:宣黃連5分或1錢,人參5分或1錢。 主治:目赤癢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