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黃連膏

二制黃連膏

ER ZHI HUANG LIAN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制黃連膏中包含黃連,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之效。二制黃連膏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內熱鬱結所致的各種炎症,如咽喉腫痛、牙痛、口瘡、濕疹等。黃連的清熱瀉火之性,能有效抑制炎症發展,消除熱毒。
  2. 抑菌抗炎: 黃連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如小檗鹼,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作用。二制黃連膏的功效之一便是抗炎消腫,黃連的抑菌抗炎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制黃連膏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熱眼眦粘澀等眼疾」,主要針對因風熱之邪上攻於目,導致眼眦(眼角)分泌物增多、黏膩不適,或伴有紅腫、乾澀、疼痛等症狀。黃連性寒涼,能清熱瀉火,尤其善清心、肝、胃經之火,配合薑、紅棗等炮製,既能緩和黃連的苦寒之性,又能增強其對眼部風熱的治療效果。

組成與炮製邏輯分析

  1. 雞爪黃連

    • 黃連味苦性寒,主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中醫認為「目為肝之竅」,肝火上炎易致目赤腫痛;「心主血脈」,心火亢盛亦可影響眼部氣血運行。黃連能清心肝之火,故能針對風熱上攻之眼疾。
  2. 薑制(首次炮製)

    • 將黃連置入生薑中煨熟,生薑性溫,可緩和黃連的寒性,避免過於苦寒傷胃。
    • 生薑辛散,能助黃連透散風熱之邪,尤其適用於風邪夾熱的眼疾。
  3. 紅棗與礬制(二次炮製)

    • 紅棗甘溫,補脾胃、和藥性,能進一步緩和黃連的苦寒,並保護脾胃。
    • 礬(明礬)有解毒、收斂、燥濕之效,能協助黃連清熱解毒,並固定藥性於眼部,減少分泌物(眼眵)。
  4. 人乳浸泡點眼

    • 人乳性涼潤,能滋養眼部,緩解乾澀,同時作為載體,助藥力直達病所。

治療原理推論

  1. 清熱瀉火為主:黃連為君藥,直折心肝之火,消除眼目紅腫熱痛的根源。
  2. 緩和寒性為輔:薑、棗炮製後,使黃連不致過於寒涼,適合長期或反覆發作的眼疾。
  3. 局部收斂與滋潤:礬收斂濕濁,人乳潤燥,標本兼顧,改善黏澀不適。
  4. 風熱並治:薑的辛散性配合黃連的清熱性,既能散外風,又能清內熱。

此方體現中醫「既清且潤」「標本兼顧」的製方思路,尤其適用於風熱輕症或慢性眼疾反覆發作者。

傳統服藥法


雞爪黃連不拘多少(切碎,洗淨)。
先將薑1大塊切作兩片,挖空,將黃連入薑內,以綿縛之,濕紙包,略煨少時,紙焦為度,以紅棗去核,將黃連盛入棗內,少加礬末,亦以濕紙包,仍入慢火煨熟,待礬化,取出黃連,浸乳內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角膜炎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二制黃連膏,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三。 組成:雞爪黃連不拘多少(切碎,洗淨)。 主治:風熱眼眥粘澀等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