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附四物湯

連附四物湯

LIAN FU SI WU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連附四物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瀉火的功效。

連附四物湯以四物湯為基礎,並加入連翹、附子等藥物,用於治療寒熱錯雜、氣血兩虛的病症。而黃連味苦寒,具有清心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熱邪內擾所引起的發熱、心煩、口渴、舌紅等症狀,同時也能抑制因濕熱蘊結所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黃連的加入,可有效平衡連附四物湯的溫補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溫,更利於寒熱並存的病症治療。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連附四物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經水過期,作痛,紫黑有塊,血熱者」,意指月經延遲、經血色紫黑且結塊,伴隨疼痛,屬血熱瘀滯之證。其機理為:

  1. 血熱瘀阻:經血因熱煎熬而黏稠紫黑,運行不暢,形成血塊;瘀阻胞宮則致痛經。
  2. 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氣滯則血行不暢,加重瘀熱。

方中以黃連清熱瀉火、香附疏肝理氣,配合四物湯養血調經,共奏「清熱涼血、行氣化瘀」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四物湯(生地、當歸、白芍、川芎)為底方

    • 生地:滋陰涼血,清熱解毒,針對血熱之本。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兼顧血虛與瘀滯。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協調肝氣。
    • 川芎:行氣活血,化瘀通絡,助血行暢通。
  2. 加味藥對之協同作用

    • 黃連:苦寒直折火熱,清心肝鬱熱,防止熱邪進一步耗血動血。
    • 香附:疏肝解鬱,理氣調經,氣行則血行,助川芎化解血瘀。

綜合方義:全方以「養血為體,清熱行氣為用」,既能補血調經,又通過清熱、行氣、化瘀,改善因熱致瘀、因瘀致痛之病理環節。尤其適用於肝鬱化熱、血虛夾瘀之複雜病機,體現中醫「標本兼治」思維。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加香附,黃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連附四物湯, 出處:《丹溪心法》卷五。 組成:四物湯加香附、黃連。 主治:經水過期,作痛,紫黑有塊,血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