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湯

GU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四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胃經 22%
肺經 17%
腎經 16%
大腸經 10%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貫眾湯

貫眾湯為中醫方劑,由貫眾、血餘炭和側柏葉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吐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疾病。

側柏葉

性溫、味苦、澀,入肝、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減關節部位炎症疼痛,緩解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症狀。

血餘炭

性味苦溫,歸肝、腎、肺、大腸等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可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改善氣血運行。促進傷口癒合,增強機體免疫力。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抑制出血,止痛,有利於創面的癒合。活血化瘀,利尿消腫。促進創傷、潰瘍的癒合。

貫眾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清熱涼血、驅蟲殺蟲、活絡止痛、補益肝腎等功效。能清熱解毒,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有害物質。對於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腸道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貫眾還能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頭痛、牙痛等疼痛。此外,貫眾還有降低血壓、血糖的作用,保護心血管健康。

功效

貫眾湯具有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能緩解熱毒蘊結所致的吐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疾病。

適應症

熱毒蘊結所致的吐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疾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3次。

禁忌

孕婦、陰虛血虛者慎用。

總結

貫眾湯為中醫方劑,由貫眾、血餘炭和側柏葉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吐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貫眾半兩,黃連(去須)半兩。
上為粗末。
每用1錢匕,水1盞,煎3兩沸,加龍腦少許,溫溫漱之。白粥養百日。

方劑組成解釋


貫眾、血餘炭、側柏葉,均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貫眾、血餘炭,性寒,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側柏葉,性寒,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三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積熱、吐血成鬭、先吐痰後見血、命在須臾的患者。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慢性肝硬化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咳嗽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多痰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貫眾湯, 出處:《衛生家寶》卷五。 組成:貫眾不以多少,茱萸3-5錢,朴消3-5錢。 主治:瘡腫不散。

貫眾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組成:貫眾(銼)1兩,蘇枋木(銼)1兩。 主治:年深咳嗽,唾膿血。

貫眾湯,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貫眾2錢(淨,未),血餘5錢(燒灰),側柏葉(搗汁)1碗。 主治:積熱,吐血成鬭,先吐痰後見血,命在須臾。

貫眾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 組成:貫眾半兩,黃連(去須)半兩。 主治:水氣腫滿,氣息喘息,小便不利;並男子、女人虛積,及遍身黃腫,服白丸子第2日覺口氣者。

貫眾湯, 出處:《中醫雜誌》(1959;(3):3)。 組成: 貫眾湯(《中醫雜誌》(1959;(3):3))出處:《中醫雜誌》(1959;(3):3)組成:貫眾15g,苦楝根皮15g,土荊芥15g,紫蘇15g。主治:驅鉤蟲。 。 主治:驅鉤蟲。

貫眾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組成:貫眾1兩半,烏蛇(酒浸,炙,去皮骨)1兩,連翹2兩,生乾地黃(焙)2兩,鶴虱(炒)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2兩,桑根白皮(銼)2兩,白斂1兩,威靈仙(去苗土)1兩半,白及1兩半,大腹皮2兩,延胡索1兩半,黃耆(細銼)1兩半,木占斯1兩,甘草(炙)1兩,黃連(去須)1兩。 主治:頸生瘰癧,已針,瘡尚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