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胎散

JU T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肝經 16%
脾經 14%
胃經 9%
大腸經 8%
肺經 8%
腎經 8%
膽經 7%
三焦經 4%
心包經 3%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舉胎散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舉胎散中,白朮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增強體質,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
  2. 固胎安胎:白朮具有補氣固澀的作用,能固攝胎氣,防止滑胎。此外,白朮還能改善孕婦妊娠期間常見的脾虛濕困,進一步促進胎兒健康發育,確保胎兒安穩。

舉胎散方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其補腎壯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溫補腎陽、填精益髓、強筋壯骨之效。

孕婦懷胎十月,氣血消耗較大,若腎氣不足,則易出現胎兒發育不良、胎動不安等問題。鹿茸可補腎壯陽,增強母體的腎氣,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並可預防早產、流產等風險。此外,鹿茸還可改善孕婦體質,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舉胎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養血安胎: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安胎的功效。舉胎散主要用於治療胎氣虛弱,胎動不安,甚至先兆流產等症狀,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胎兒營養供應,有助於穩定胎兒,防止流產。
  2. 調經止痛,改善孕期不適:當歸亦有調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孕期常見的腰痠背痛、腹痛等症狀,緩解孕婦不適,使孕期更順利。

舉胎散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

  1. 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妊娠期間,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髮育,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而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有利於胎兒生長。
  2. 疏肝解鬱:妊娠期間,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女性容易情緒波動,肝氣鬱滯。川芎可以疏肝解鬱,調節情緒,緩解妊娠期間的各種不適症狀,如頭暈目眩、乳房脹痛等。

舉胎散中加入黃芩,是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孕婦體內容易產生濕熱,導致胎動不安,甚至影響胎兒發育。黃芩性寒,入肺、心、膽經,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瀉,對於孕婦體內的濕熱有很好的療效。此外,黃芩還能安胎,避免胎兒因熱毒而不安穩,有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因此,舉胎散中加入黃芩,旨在清熱燥濕,安胎保胎,以促進母子平安。

舉胎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固胎: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孕婦胎氣虛弱,容易出現胎動不安、滑胎等情況,而黃耆能補益中氣,固攝胎氣,防止胎兒滑脫,保障母體及胎兒安全。

二、改善體質:孕婦體質較弱,易受外邪侵襲,黃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促進體內氣血運行,改善孕婦整體體質,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舉胎散」由白朮、當歸、川芎、黃芩、黃耆、鹿茸組成,具有補氣、活血化瘀、清熱安胎的功效,主治胎氣下墜到腰腿,小便不利。

白朮性味甘、微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當歸性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川芎性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

中藥方劑「舉胎散」組成:白朮、當歸、川芎、黃芩、黃耆、鹿茸。

主治功效:胎氣下墜到腰腿,小便不利。

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虛勞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背痠痛,筋骨痿軟,小兒五遲,女子崩漏帶下,陰疽等症。鹿茸還具有強筋骨、益精、補腎、固崩止帶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朮(炒)3錢,鹿茸(酥炙)1錢,歸身1錢半,川芎1錢,條芩(炒)1錢,黃耆(炙)2錢,炙草5分。
紅棗煎,或加黃楊樹枝8分引,更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舉胎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七。 組成:白朮(炒)3錢,鹿茸(酥炙)1錢,歸身1錢半,川芎1錢,條芩(炒)1錢,黃耆(炙)2錢,炙草5分。 主治:胎氣偏墜腰腿,小水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