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蟲丸
SHA C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古今醫鑑》卷九引俞元河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殺蟲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寄生蟲感染。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是一種在中藥中並不常見的成分。鉛丹主要由氧化鉛組成,具有很強的毒性,傳統上被認為能夠有效驅除體內的蠕蟲及其他寄生蟲。然而,鉛丹在使用上需謹慎,因其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該成分的使用,反映了古代中醫對於藥物的理解及其背後的藥理學。鉛丹的毒性雖然能夠驅蟲,但若劑量控制不當,可能會導致中毒或損害臟器功能。因此,殺蟲丸在配方上應該需要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於中藥方劑的研究與調整也在不斷進行,旨在找到既能驅蟲又不傷害人體的替代療法。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殺蟲丸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蟲牙」,古代醫家認為牙痛與體內寄生蟲(如腸道蛔蟲)上擾所致相關,稱「蟲牙」或「蟲蛀齒痛」。其機理推測為蟲積內生,濕熱上攻,導致牙齦腫痛或齲齒。方中藥物多具殺蟲之效,佐以行氣導滯、瀉下通便之品,旨在驅除腸道寄生蟲,間接緩解因蟲積引發的牙痛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殺蟲驅蟲為主
- 檳榔、使君子、雷丸、蕪荑、錫灰:皆為傳統殺蟲要藥。
- 檳榔殺絛蟲、薑片蟲,兼行氣消積;使君子專驅蛔蟲,雷丸破蟲積,蕪荑除脾胃濕蟲,錫灰(古用礦物藥)具腐蝕蟲體之效。
- 牽牛子(牽牛):瀉下逐水,助蟲體排出。
- 檳榔、使君子、雷丸、蕪荑、錫灰:皆為傳統殺蟲要藥。
導滯瀉熱為輔
- 錦紋大黃(大黃):瀉熱通便,使蟲毒從腸道而解。
- 木香:行氣止痛,緩解蟲積氣滯之腹痛。
配伍特點
- 蔥湯送服:連須蔥性辛溫,能宣通陽氣、散寒止痛,助藥力上行以達牙齦,或為「引經」之用。
- 露一宿製丸:古法認為露水可增清涼之性,或減輕藥物燥性。
三、整體機理推論
此方通過殺蟲、瀉下、行氣三法並行,針對「蟲積內擾」之病因:
- 直接作用:殺滅腸道寄生蟲,斷絕蟲體上攻引發牙痛之可能。
- 間接作用:通瀉腸腑濕熱,調暢氣機,改善因蟲積導致的腹脹、便秘等症,間接緩解全身不適對牙疾的影響。
備考:古醫籍中「蟲牙」與現代齲齒概念不同,此方側重「內治蟲源」,非直接作用於牙體局部,反映傳統「整體觀」思維。
傳統服藥法
檳榔1兩2錢,牽牛1兩2錢,錦紋大黃4錢,木香8分,雷丸3錢,蕪荑3錢,錫灰3錢,使君子肉3錢。
殺蟲,消痞塊。
上為細末,用連須蔥煎湯,露一宿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4錢,連根蔥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殺蟲丸, 出處:《經驗良方》。 組成:海人草6錢,大黃1錢,甘草半錢。 主治:諸蟲症。
殺蟲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引俞元河方。 組成:好信不拘多少,黃丹少許。 主治:蟲牙。
殺蟲丸, 出處:《魯府禁方》卷二。 組成:檳榔1兩2錢,牽牛1兩2錢,錦紋大黃4錢,木香8分,雷丸3錢,蕪荑3錢,錫灰3錢,使君子肉3錢。 主治:殺蟲,消痞塊。主治:蟲疾。
殺蟲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使君肉5錢,黑白牽牛5錢,檳榔5錢,蕪荑3錢,雷丸3錢,烏梅肉3錢,廣木香3錢。 主治:殺蟲消滯,健胃止痛。主治:蟲積疳病,肚大腹痛,嘔吐清水,唇口紫黑。
殺蟲丸, 出處:《內外驗方秘傳》卷下。 組成:川楝子1兩5錢,官桂1兩5錢,黃柏1兩5錢,黃連8錢,鶴虱1兩5錢,藜蘆1兩,貫眾1兩5錢,花椒1兩,明礬2兩,乾薑1兩5錢,烏梅2兩,檳榔1兩,雷丸1兩5錢,蕪荑5錢,苦楝根2兩,使君子2兩。 主治:蟲擾肚疼。
殺蟲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 殺蟲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組成:黑醜1兩,雷丸1兩,君子1兩,榔片2兩,楝皮2兩,榧子1兩,木香5錢,雄黃5錢,半夏5錢,鉛炭1兩,川軍1兩,鶴虱5錢。主治:殺蟲。 。 主治:殺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