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青丹

CENG QI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20%
脾經 20%
膽經 20%
腎經 20%
肝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曾青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中包含鉛丹。鉛丹主要由三氧化二鉛組成,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視為一種強效的金屬藥物,能夠調和人體的氣血,促進新陳代謝,對於一些特定類型的病症,如瘡癤、流膿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然而,鉛丹在現代醫學中也受到質疑,因為鉛是一種重金屬,對人體有毒,過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曾青丹時,應謹慎考慮其劑量和使用情境。這也促使現代中醫在傳承古方的同時,更加強調安全性和有效性,並探討如何優化方劑組成,以減少潛在的毒副作用。使用時,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確保療效的同時,避免健康風險。

主治功效


根據《太平聖惠方》的記載,曾青丹的主要組成包含曾青、黃丹與白錫,其主治功效為「治癲癇驚風」。

主治功效分析:

  1. 癲癇、驚風: 《太平聖惠方》明確指出曾青丹用於治療癲癇和驚風。癲癇與驚風,在中醫的觀點中,多與肝風內動、痰火擾神有關。患者常有抽搐、意識喪失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1. 壓熱鎮心: 《太平聖惠方》提到此方具有「壓熱鎮心」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癲癇、驚風等症狀多因體內熱邪內擾、心神失寧所致。因此,此方可能具有清熱瀉火、鎮靜安神的功效。

  2. 成分分析:

    • 曾青: 曾青,又稱青礞石,性味咸寒,歸肝、心經。據記載具有平肝鎮驚、消痰化瘀的功效,能抑制肝風內動,對於癲癇、驚風有一定作用。
    • 黃丹: 黃丹,即鉛丹,性味辛溫,歸肝、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能在此方中起到輔助作用,幫助清除體內熱邪,達到解毒散結的效果。
    • 白錫: 白錫,在中醫中也有鎮心安神的功效,可能在此方中,強化安定心神的作用。
  3. 綜合分析: 綜合來看,曾青丹通過曾青的平肝鎮驚、消痰化瘀作用,黃丹的解毒消腫作用,以及白錫的鎮心安神作用,共同達到「壓熱鎮心」,從而治療癲癇和驚風的目的。此方以平肝熄風為主,兼以清熱解毒、安神定驚,針對癲癇、驚風的發病機理,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曾青4兩,黃丹1兩,白錫2兩。
壓熱鎮心。
先研曾青、黃丹,安於坩堝內,上以白錫為屑蓋之,後入爐,以炭5斤燒之,候錫溶,即取出,放冷細研,以白粱米飯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空心以冷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癲癇癡呆智能低下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曾青丹,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曾青4兩,黃丹1兩,白錫2兩。 主治:壓熱鎮心。主治:癲癇,驚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