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龍散
REN L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人龍散中包含白礬,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能燥濕止癢,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症。人龍散中常與其他藥材搭配,共同發揮消炎止癢作用。
- 收斂止血:白礬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分泌物。人龍散針對皮膚疾病,白礬可抑制炎症滲出,加速傷口修復。
白礬在人龍散中,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人龍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蟾酥,這是一種來自蟾蜍皮膚的分泌物。蟾酥在中醫中被視為珍貴的藥材,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解毒、消腫、止痛等。其主要成分包括蟾酥酸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成分對於抗炎和抗腫瘤有顯著效果。在人龍散中,蟾酥的加入可以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處理某些疾病時更加有效。
此外,蟾酥還具有通經活絡的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這對於許多由於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的疾病,如痛風或關節炎等,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人龍散的配伍中融合了蟾酥,既能發揮其解毒的特性,也能增強其他藥材的效果,從而達到綜合調理、強身健體的目的。因此,蟾酥在中藥方劑中的應用不僅彰顯了中醫的智慧,也體現了藥材之間的相輔相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人龍散 」簡介
中藥方劑「 人龍散 」組成:白礬、蟾酥。
白礬,性寒、味苦、澀,入胃、肺、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解毒等功效。主治瘡瘍腫毒、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痹、口瘡、舌瘡、口腔潰瘍、牙痛、水火燙傷、皮膚瘙癢等症。
蟾酥,性寒、味甘、辛、鹹,入心、肝、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癲癇、驚風、中風、水腫、腹水、肝硬化、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筋骨痠痛等症。蟾酥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人龍散主治脣瘡,脣部紅腫疼痛,病勢蔓延迅速如火。
方中各藥:
- 白礬:清熱解毒、燥濕、斂瘡。
- 蟾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
用法用量:
- 內服:白礬研末,蟾酥研粉,混勻。每次服用 0.3-0.6 克,每日 2-3 次,溫水送服。
- 外用:將藥末敷於患處,每日換藥 1-2 次。
注意事項:
- 本方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人龍散是一種清熱解毒、燥濕、斂瘡的中藥方劑。主治脣瘡,脣部紅腫疼痛,病勢蔓延迅速如火。方中主要成分是白礬和蟾酥。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斂瘡的功效。蟾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的功效。本方有毒,應嚴格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傳統服藥法
戌腹糧(即狗屎中骨頭,瓦上煅存性)。
上為末。
每1錢加冰片少許、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龍散,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組成:人龍(瓦上焙)。 主治:牙疳。
人龍散, 出處:《一草亭》。 組成:人龍1條(取壯大色白者)。 主治:紅腫翳膜。
人龍散,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組成:戌腹糧(即狗屎中骨頭,瓦上煅存性)。 主治:牙疳。
人龍散,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組成:蛔蟲1錢(如無,用五谷蟲代),白礬3分,蟾酥3分。 主治:翻唇疔毒。
人龍散, 出處:《外科真诠》卷上。 組成:人龍3條,明雄3錢,蟾酥2分,兒茶1錢,輕粉3分,牙硝5分,朱砂1錢5分,上寸1分。 主治:天蛇疔毒。
人龍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七引《準繩》。 組成:人龍(即蛔蟲,人吐出者更佳,廁中者亦可用)1條,雄黃2錢。 主治:青蛇頭,生足大趾節上,乃染受蛇毒之氣而生。初起狀如湯潑火燒,痛不可忍,內毒滋甚,憎寒壯熱,四肢酸痛,後則胬肉突出,痛如刀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