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茯神湯

人參茯神湯

REN CAN FU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30%
心經 24%
肝經 9%
大腸經 5%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茯神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因為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補氣益血: 人參可補益元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有助於提升整體體質。

安神定志: 人參可寧心安神,改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

人參與茯神搭配,可增強補氣益血的功效,同時緩解心神不寧,改善睡眠品質,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效果。

人參茯神湯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茯神味甘性平,入心經,具有安神、寧心、健脾的功效。與人參配伍,可協同增強其補氣益脾的作用,同時緩解人參可能帶來的興奮、燥熱等副作用,更能達到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的功效。
  2. 健脾益氣:茯神還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與人參搭配使用,可相互增強補益作用,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整體體質。

人參茯神湯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和中開胃:橘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和中開胃的功效。人參茯神湯補氣安神,但若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則難以吸收藥效。橘皮加入,可助人參茯神湯更好地發揮作用,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藥物吸收。
  2. 降氣止嘔,緩解心悸:橘皮能降氣止嘔,對於心悸、失眠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人參茯神湯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橘皮的加入可增強安神效果,並緩解因氣逆上衝而引起的噁心嘔吐。

人參茯神湯為一經典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該方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其中包含了杏仁這一味藥材。杏仁之所以被加入此方,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和止咳平喘的功效,但在此方中的應用則更側重於其能降氣及調節心肺功能的作用。

根據中醫理論,心主血而藏神,脾主運化而生血。若心脾兩虛,則會出現精神疲倦、食慾不振、睡眠品質下降等問題。杏仁性溫味苦,歸肺、大腸經,能夠幫助調整肺氣,使肺氣下行,有助於心神的安定。此外,杏仁還能滋潤腸胃,促進消化吸收,間接增強脾胃的功能。因此,在人參茯神湯中加入杏仁,不僅可以協同其它藥材如人參、茯神等共同發揮補益心脾的作用,還能夠通過調理肺腸,進一步提升整體療效,達到改善心脾兩虛相關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人參茯神湯之傳統功效主治為「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不寧」。此證屬傷寒熱病後期,邪熱雖退而正氣未復,尤以心氣與心神受損為要,表現為心悸易驚、神志不寧、恍惚難安等虛弱之象。其病機核心在於「心氣虛損,神不守舍」,故治當補益心氣、安神定志。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人參(1兩)為君藥

    • 大補元氣,尤善補益心氣。《神農本草經》載其「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正合心虛驚悸之病機。心氣得充,則神有所主,驚悸自平。
  2. 茯神(去木,1兩)為臣藥

    • 專入心經,長於寧心安神。《本草綱目》言其「開心益智,安魂養神」,與人參相配,既助補心氣,又直接安定心神,針對「恍惚不寧」之標。
  3. 陳橘皮(焙,2分)為佐藥

    • 理氣健脾,防人參之壅滯。傷寒後脾胃多弱,氣機易滯,橘皮輕用可醒脾化痰,使補而不滯,間接助心氣生化有源。
  4. 杏仁(炒,1分)為佐使藥

    • 微苦降氣,兼潤肺燥。肺與心氣相通,杏仁輕宣肺氣,可助心肺氣機調暢;其性潤又可制橘皮之燥,使全方補而不燥。
  5. 生薑(拍碎)為引藥

    • 和胃散寒,協同橘皮暢中焦,且能辛散餘邪,助藥力布散。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此方以「補心氣、安神志」為主軸,人參、茯神為核心,補養與安神並施;佐以少量陳皮、杏仁調暢氣機,使補而不滯,神安而氣順。全方藥味簡練,劑量輕重有別(人參、茯神為主,佐藥輕用),體現「標本兼顧」之思路:

  • 本虛:以人參峻補心氣,茯神養心體。
  • 神擾:藉茯神之靜斂,佐杏仁之宣降,調和心神出入。
  • 中焦樞機:用橘皮、生薑醒脾和胃,固後天以充先天。

此方適用於外感後期、正虛神浮之證,若兼痰熱或陰虛火旺者,則非其所宜。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茯神(去木)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盞,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有滋補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緩解作用,不宜急於求成。

相關疾病


癲癇妄想狀態昏迷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茯神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組成:人參1兩,茯神(去木)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分。 主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不寧。

人參茯神湯, 出處:《衛生總微》卷六。 組成:羚羊角屑1兩,人參(去蘆)1兩,茯神(銼,去心木)1兩,天門冬(去心)半兩,白鮮皮半兩,天竺黃1分,甘草1分。 主治:諸癇發搐,精神昏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