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粉散

紅粉散

HONG F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心經 17%
腎經 17%
脾經 17%
大腸經 10%
膽經 7%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紅粉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收斂止血: 密陀僧性寒,味甘澀,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紅粉散所治的出血、創傷、潰瘍等症狀,密陀僧能起到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密陀僧亦具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紅粉散中加入密陀僧,可輔助其他藥材,共同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總而言之,密陀僧在紅粉散中發揮著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治療紅粉散所治的疾病有重要作用。

紅粉散中加入龍骨,主要源於其鎮靜安神、收斂固澀的功效。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其富含磷酸鈣等成分,能 鎮靜神經,安撫躁動不安,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同時,龍骨也具有 收斂固澀 的作用,能 止汗止血,有助於改善遺精、盜汗、崩漏等問題。

因此,在紅粉散中加入龍骨,能有效 緩解心神不寧、改善睡眠質量,並起到止汗止血的輔助作用,達到整體的療效。

紅粉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疾病,如瘡癤、疥癬等。它的組成中包含鉛丹,這是一種含鉛的礦物藥材。鉛丹之所以被納入紅粉散中,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強效的殺菌消炎作用,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濕熱與毒素,從而促進傷口的癒合。此外,鉛丹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外用藥物,能夠通過外敷達到解毒、止癢的效果。

不過,鉛丹的使用需謹慎,因為鉛對人體有毒,長期接觸或攝入可能導致鉛中毒。因此,現代醫學對其使用表示擔憂,大多數國家對鉛丹的使用已有所限制。在現代中藥的製作中,已逐漸尋找其他更安全的替代品,以減少對患者的潛在危害。使用鉛丹的方劑更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確保患者的安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紅粉散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粉鈐瘡,繞項赤爛多汁」,屬皮膚瘡瘍之證,特徵為頸部環狀紅腫潰爛、滲液頻多。古醫以「粉鈐瘡」命名,或因其瘡形如鈐印、色赤伴腐糜,與濕熱浸淫、血分毒滯相關。方中強調「其翳即退」,推測亦用於耳部或眼周濕爛翳障,具化腐斂瘡、拔毒生肌之效。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輕粉(氯化亞汞)

    • 性烈,功專攻毒殺蟲、祛腐斂瘡。其辛寒之性善解血分熱毒,蝕惡肉、止滲液,針對「赤爛多汁」之濕熱潰瘍。若瘡面腐穢不脫,輕粉可速化膿腐,促新肌生長。
  2. 乾胭脂(紅花汁製染料)

    • 古法胭脂多含紅花、紫草等活血涼血之品,能散瘀退赤、收濕斂瘡。其色紅入血分,輔輕粉以解血熱、消腫爛,二者相合,調成「粉紅為度」,既顯藥性平衡,亦符「以色治色」之取象思維。
  3. 兒孩乳汁調服

    • 乳汁甘潤,能緩輕粉峻烈之性,保護瘡周肌膚;其滋養之力或助生肌長肉。以蛤殼盛藥,取其寒涼清熱之性,增強局部解毒之效。滴耳側臥之法,使藥力浸滲患處,適用於耳翳濕爛。

邏輯推理與方義

此方以「攻毒斂濕」為核心:輕粉為君,直擊濕毒腐肉;乾胭脂為臣,涼血消腫兼調色佐證;乳汁為佐,護正緩峻。全方藥簡力專,針對濕熱蘊毒、血瘀腐潰之證,通過外治局部「腐去新生」之理,使瘡面乾斂、赤退翳消。古人或觀察到色素沉著與瘡瘍相關,故強調「粉紅色」為藥效標準,隱含「解毒-活血-生肌」遞進之意。

(註:古文獻方義晦澀,以上解析基於藥物傳統功效與病證特徵推論,非現代臨床應用依據。)

傳統服藥法


輕粉、乾胭脂。
上為細末,無分兩,以粉紅為度。
每用1-2鐘頭,用兒孩乳汁同盛在小蛤蜅內,調勻,灌在耳中,側臥。2-3日1遍,其翳即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神經性厭食症麻疹軟性下疳皮疹紅疹

相同名稱方劑


紅粉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煙霞聖效》。 組成:輕粉、乾胭脂。 主治:斑疹疳瘡入眼,忽生翳膜。

紅粉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四。 組成:朱砂1錢,檳椰1錢,輕粉半錢。 主治:小兒渾身虛腫,氣喘不食。

紅粉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二。 組成:蜜陀僧半兩(煅),龍骨半兩,胡粉2錢,鉛丹1錢(炒紫色)。 主治:粉鈐瘡,繞項赤爛多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