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熏洗湯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主治
癰疽。
癰疽是指皮膚上出現紅腫、疼痛、化膿的疾病。熏洗湯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從而緩解癰疽的症狀。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熏洗湯,治癰疽,散結消腫。
- 《醫學衷中參西錄》:熏洗湯,治癰疽初起,紅腫疼痛,或已成膿,潰而不愈者。
- 《中醫臨床治療學》:熏洗湯,治癰疽初起,紅腫疼痛,或已成膿,潰而不愈者。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金銀花 | 清熱解毒 | 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癰疽的症狀。 |
獨活 | 祛風除濕 | 可以祛除體內的風濕,緩解癰疽的症狀。 |
荊芥 | 疏風解表 | 可以疏散體表的風邪,緩解癰疽的症狀。 |
防風 | 祛風除濕 | 可以祛除體內的風濕,緩解癰疽的症狀。 |
蒼朮 | 健脾燥濕 | 可以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緩解癰疽的症狀。 |
薄荷 | 疏散風熱 | 可以疏散體內的風熱,緩解癰疽的症狀。 |
烏頭 | 祛風散寒 | 可以祛除體內的風寒,緩解癰疽的症狀。 |
紫蘇葉 | 解表散寒 | 可以解除體表的風寒,緩解癰疽的症狀。 |
桑葉 | 清熱解毒 | 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癰疽的症狀。 |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地錦草、菊花各等分。
通竅。
上煎湯。先以熱氣熏之,後溫而洗之。後服杞實粥。
原書治上症,先用開竅引內服五七劑,外用本方熏洗。
方劑組成解釋
熏洗湯由金銀花、獨活、荊芥、防風、蒼朮、薄荷、烏頭、紫蘇葉、桑葉等中藥組成。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獨活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荊芥具有疏風解表、透疹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蒼朮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薄荷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透疹的功效;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桑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熏洗湯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熏洗湯, 出處:《眼科闡微》卷二。 組成:石菖蒲、地錦草、菊花各等分。 主治:通竅。主治:年老日久,氣血衰弱,翳膜遮睛,瞳神昏暗。
熏洗湯, 出處:《集成良方三百種》卷下。 組成:銀花3錢,川羌2錢,獨活2錢,荊芥2錢,防風2錢,蒼朮2錢,薄荷2錢,川烏2錢,蘇葉2錢,桑葉2錢,桃葉1大握,槐葉1大握。 主治:癰疽。
熏洗湯,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銀花3錢,羌活2錢,獨活2錢,川烏2錢,草烏2錢,防風2錢,蒼朮2錢,薄荷2錢,蘇葉2錢,桑葉1握,桃葉1握,槐葉1握,樟葉1握。 主治:祛風解毒,散結消腫,化腐生肌。主治:癰疽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