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蔞貝陷胸湯中加入瓜簍仁,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消腫之效。瓜簍仁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之功效。
方中以蔞貝為君藥,善於治療胸中鬱熱,但單用蔞貝恐難以徹底清除熱邪,故加入瓜簍仁以助其利水消腫,引熱下行,從而達到治療胸中鬱熱、痰飲內阻之症。
蔞貝陷胸湯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 枳實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消積化滯之功效。方中以蔞貝為主藥,善治胸中痞滿、氣逆喘咳,但若肝氣鬱結,則易致氣機阻滯,加重胸痛難忍之症。枳實加入可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配合蔞貝共奏消痞散結、利氣止痛之效。
- 行氣降逆: 枳實具有行氣降逆之功,可使氣機下降,緩解氣逆上衝之症。方中因患者胸中痞滿,氣逆上衝,導致呼吸困難,枳實可協同蔞貝,行氣降逆,使氣機下降,緩解胸悶氣喘之狀。
蔞貝陷胸湯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效。蔞貝陷胸湯用於治療痰熱壅肺所致的胸悶、咳嗽、喘息等症,川貝母可以有效清解肺熱,化解痰液,緩解呼吸道阻塞。
二、 潤肺止咳:川貝母還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滋潤乾燥的肺部,減輕咳嗽的症狀。蔞貝陷胸湯中,川貝母與其他清熱化痰藥材配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解決肺熱、痰多、咳嗽等問題。
蔞貝陷胸湯中包含知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降氣止咳: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降氣止咳的功效。蔞貝陷胸湯主治肺熱壅塞,氣道不利,導致胸悶、咳嗽、氣喘等症狀。知母清熱瀉肺火,降氣止咳,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滋陰潤燥,降火生津: 知母亦有滋陰潤燥,降火生津的作用。肺熱耗傷津液,可導致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知母滋陰潤燥,可滋養肺陰,緩解燥熱,達到清熱生津之效。
蔞貝陷胸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蔞貝陷胸湯以蔞貝、貝母等寒涼藥材為主,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甘草性甘溫,入脾胃經,能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寒,保護脾胃,使其更好地吸收藥效。
-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藥性,使各藥材更協調地發揮作用,提高藥效。同時,甘草還具有解毒、止痛、抗炎等功效,能加強蔞貝陷胸湯治療咳嗽、胸悶、痰多等症狀的效果。
蔞貝陷胸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蔞貝陷胸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肺,胸痛咳喘,痰黃粘稠等症,黃連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有助於緩解肺熱,消除毒素,改善胸痛和咳嗽症狀。
- 降火除煩:黃連還具有降火除煩的作用。蔞貝陷胸湯所治療的病症,常伴有心煩不寐、口苦咽乾等熱證,黃連可清心降火,安神定志,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蔞貝陷胸湯」主治「表邪未清,誤于下早,上結下痢,舌苔黃黑者」。
- 表邪未清,誤於下早:指外感病初期,表證(如惡寒、發熱)尚未解除時,誤用瀉下法,導致表邪內陷,邪氣鬱結於胸膈或腸胃。
- 上結下痢:「上結」為胸膈痞滿、痰熱互結;「下痢」為誤下後腸道功能紊亂,出現泄瀉或痢疾。
- 舌苔黃黑:舌苔黃主熱證,黑苔多因熱極或濕熱壅滯,提示內有鬱熱或痰熱交阻。
此方針對「表邪內陷、痰熱互結」之證,既能清熱化痰開結,又能調和腸胃止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瓜蔞仁(5錢)
- 作用:甘寒潤滑,擅清胸膈痰熱,潤腸通便。
- 方義:針對「上結」,化痰散結,兼緩「下痢」之腸燥。
2. 臣藥
- 枳實(3錢):苦辛微寒,破氣消積,化痰除痞。助瓜蔞仁開胸膈痰氣之結。
- 川連(8分):苦寒,清熱燥濕,解毒止痢。針對「下痢」濕熱,並佐治舌苔黃黑。
3. 佐藥
- 大貝母(2錢):苦甘微寒,清熱化痰,開鬱散結。助瓜蔞仁化解痰熱。
- 知母(2錢):甘寒,清熱瀉火,生津潤燥。防痰熱傷陰,兼緩黃黑苔之燥象。
4. 使藥:生甘草(1錢)
- 作用:甘平調和諸藥,緩和苦寒之性,兼能益氣和中,防攻伐傷正。
方劑配伍特點
- 痰熱並治:瓜蔞仁、貝母化痰,黃連、知母清熱,共解「上結」之痰熱鬱阻。
- 升降同調:
- 枳實降氣消痞,瓜蔞仁潤腸下達,引邪從下出;
- 黃連止痢,甘草和中,調節腸胃氣機以治「下痢」。
- 標本兼顧:既清痰熱之標(胸結、下痢),又防熱傷津(知母生津),契合「誤下後」複雜病機。
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清熱化痰、開結止痢」,使內陷之表邪隨痰熱化解,胸膈氣機通暢,腸胃濕熱得清,故能「一服胸開痢止」。適用於外感誤治後,痰熱壅滯胸膈、下迫腸道的證候。
傳統服藥法
瓜蔞仁5錢(去油),枳實3錢,大貝母2錢,知母2錢,生甘草1錢,川連8分。
水煎服。1服胸開痢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降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表邪未清,誤於下早,上結下痢,舌苔黃黑者。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舌苔黃膩
相同名稱方劑
蔞貝陷胸湯, 出處:《慈航集》卷上。 組成:瓜蔞仁5錢(去油),枳實3錢,大貝母2錢,知母2錢,生甘草1錢,川連8分。 主治:表邪未清,誤於下早,上結下痢,舌苔黃黑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