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黃子散

SHI ZHONG HUANG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胃經 16%
腎經 14%
膽經 11%
心經 9%
脾經 9%
肺經 9%
膀胱經 7%
肝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石中黃子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石中黃子散多用於治療寒溼所致的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等症,乾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脾胃運化,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助藥性:乾薑味辛,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提高藥效,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石中黃子散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的功效。石中黃子散主要用於治療腎虛腰痛、筋骨痠軟等症,而續斷的補益肝腎、強筋骨功效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石中黃子散中其他藥物如石中黃、川斷等,也具有補腎強筋的功效。續斷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石中黃子散中包含決明子,是基於其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決明子性寒,味苦甘,入肝、腎、大腸經,具有清肝火、降肝氣、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石中黃子散多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力模糊、大便祕結等症。決明子可以清肝火,降低肝氣,緩解眼部炎症,同時又能潤腸通便,促進排泄,達到治療上述病症的目的。

石中黃子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解毒的功效。石中黃子散中可能存在一些性寒、燥或烈性的藥材,甘草能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保護脾胃的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藥物的功效,例如,甘草與石中黃子散中的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等作用。此外,甘草還有補脾益氣、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石中黃子散方中加入龍膽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清熱瀉火: 龍膽草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熱毒蘊積於下焦,引發的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狀,配合石中黃子散中其他清熱利濕藥物,共同發揮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2. 疏肝利膽: 龍膽草亦具疏肝利膽之效,能改善肝膽氣機鬱滯,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治療因肝膽濕熱導致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配合石中黃子散中其他利膽藥物,共同達到疏肝利膽、清熱利濕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石中黃子散」

中藥方劑「石中黃子散」,由乾薑、續斷、決明子、甘草、龍膽草等中藥材組成,主要治療思慮憂怒導致的浮腫性毒瘡。

  • 乾薑

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續斷

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 決明子

具有補血養肝、清熱瀉火、開竅、清熱利尿、通便、利水消腫、清肝明目、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多種功效。

  •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龍膽草

性大苦大寒,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

主治功效

思慮憂怒,這些情緒的根本原因在於膽。因此導致浮腫性的毒瘡,開始發作於頸部,像兩根手指那麼大,使人感到又冷又熱,想躺下來。

總結

中藥方劑「石中黃子散」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思慮憂怒導致的浮腫性毒瘡。

傳統服藥法


石中黃子,乾薑(炮),續斷,決明子,甘草(炙),地膽(去頭、足、翅,炒)1分,龍膽半兩,庵櫚根半兩,大黃半分,細辛(去苗葉)半兩。
上為散。
敷瘡上,日4-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癤和癰腹內有腫塊

相同名稱方劑


石中黃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組成:石中黃子,乾薑(炮),續斷,決明子,甘草(炙),地膽(去頭、足、翅,炒)1分,龍膽半兩,菴 (艹閭)根半兩,大黃半分,細辛(去苗葉)半兩。 主治:思慮憂怒,其根在膽,因致浮疽瘻,始發於頸,如兩指,使人寒熱欲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