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薤根丸
XIE GE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四十四引《經驗良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6.20)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心經 20%
脾經 20%
腎經 20%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龍眼湯」的組成中,包含丹參。丹參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並緩解疼痛和炎症。這對於心血管系統的調理和改善微循環有顯著效果,適合治療心悸、失眠、胸痛等由血瘀引起的症狀。加入丹參可以增強「龍眼湯」的活血化瘀效果,更有效地緩解由血瘀引起的不適,同時提供抗炎作用,有助於整體調理氣血。
薤根丸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薤根丸主治胸痺心痛,而全蠍可疏通心脈,緩解胸部疼痛,改善心血循環。
- 祛風除濕: 全蠍亦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胸痺心痛,全蠍能夠驅散寒濕,改善氣血流通,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全蠍在薤根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薤根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頭痛眼疼如刀刺」,其疼痛特徵劇烈、尖銳,屬中醫「頭風」「風痺」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痛症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或痰瘀阻滯,致使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方中以「薤根汁」為引,取其辛散通陽之性,透達邪氣;配合川烏、全蠍等峻藥,集中攻逐深伏之邪,緩解經絡拘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大川烏(去皮尖,微炒)
- 性味辛熱,有大毒,善祛風散寒、溫經止痛。
- 去皮尖、微炒可減毒性,存其藥力,針對「如刀刺」之寒凝血瘀型疼痛,尤擅透達頭面諸竅。
全蠍(糯米炒)
- 味辛性平,通絡止痙、搜風逐邪。
- 糯米炒製緩其燥烈,增強走竄之力,能深入經絡,解除肌肉筋脈攣急,與川烏協同破除沉痾痼結。
薤根汁為丸
- 薤白(薤根)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傳統用於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 此處取其汁液為丸,既可引藥上行頭目,又助川烏、全蠍宣通陽氣,散寒開鬱。
薄荷茶清送服
- 薄荷辛涼輕揚,疏風清熱、醒腦開竅;茶清苦寒降火,制約川烏燥熱。
- 二者為使,既能導藥上行頭面,又可防辛熱傷陰,緩和藥性。
綜合理路
此方以「辛溫攻逐」為核心,川烏散寒、全蠍搜風,薤根通陽,薄荷茶調和,共奏破陰凝、通經絡之效。其設計針對風寒濕邪深伏、經脈拘攣所致的劇烈頭目疼痛,通過溫通之力開泄瘀阻,標本兼顧。
傳統服藥法
大川烏(去皮尖,微炒)、全蠍(糯米炒)各等分。
上為末,薤根汁為丸。
每服15丸,薄荷茶清食後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薤根丸,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四引《經驗良方》。 組成:大川烏(去皮尖,微炒)、全蠍(糯米炒)各等分。 主治:頭痛眼疼如刀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