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紅雪通中散中使用大青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清熱解毒:大青葉性寒,味苦,入肺、心經,能清熱解毒,主治熱毒壅盛,發熱、咽痛、口瘡等症狀,與紅雪通中散的清熱利濕、通經活血的功效相輔相成。
- 涼血止血:大青葉兼具涼血止血功效,可治熱毒血瘀、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狀。紅雪通中散用於血瘀不通之症,大青葉的涼血止血作用可幫助止血止痛,改善瘀血癥狀。
紅雪通中散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和消腫止痛的功效。
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迅速清除腸道積滯,改善便祕,促進排泄,達到通便的效果。同時,芒硝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可緩解因腸道積滯、氣血不通引起的疼痛。
在紅雪通中散中,芒硝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有效地清除腸道積滯、消腫止痛,並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治療便祕、腹痛等症狀的目的。
「紅雪通中散」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方中可能因患者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而加入硃砂以安神定志。
- 解毒消腫: 硃砂亦具解毒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腫疔瘡等。方中可能因患者患有相關疾病,而加入硃砂以輔助治療。
然而,硃砂屬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紅雪通中散方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具有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紅雪通中散爲治療肺熱咳嗽的方劑,桑白皮可清熱降火,宣肺利氣,幫助緩解肺熱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 利水消腫:桑白皮能利水消腫,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肺部水腫,緩解呼吸困難。紅雪通中散中常配伍其他利水藥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之效。
總體而言,桑白皮在紅雪通中散中發揮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肺熱咳嗽等疾病。
紅雪通中散中包含羚羊角,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羚羊角性寒,味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紅雪通中散主治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衄、吐血、咯血、尿血等。羚羊角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消除熱毒,涼血止血功效可以止住出血。
二、開竅醒神,鎮驚止痙:羚羊角還具有開竅醒神、鎮驚止痙的功效。紅雪通中散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物,如生地黃、丹皮、赤芍等,這些藥物可能導致寒涼過度,而羚羊角的開竅醒神功效可以防止寒涼過度而導致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紅雪通中散中加入梔子,主要考量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方中以梔子清熱瀉火,可緩解因熱毒蘊結於腸胃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同時,梔子也能涼血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血便、尿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緩解作用。
因此,紅雪通中散中加入梔子,可有效地清熱解毒,促進腸道通暢,達到治療目的。
紅雪通中散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止血消腫: 槐花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效。紅雪通中散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瘀血阻絡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槐花可有效清熱涼血,止血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 疏通經絡、止痛消腫: 槐花亦具有一定的疏通經絡、止痛消腫之效,對於因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紅雪通中散中加入槐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紅雪通中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升麻性微寒,味甘苦,具有解表散寒、升陽舉陷之功效。紅雪通中散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寒凝血瘀、經絡不通等症,升麻可解表散寒,驅散寒邪,使經絡通暢,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活血化瘀、止痛通經的效果。
2. 升陽舉陷:升麻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可提振陽氣,使氣血運行通暢。紅雪通中散常用於治療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的疾病,升麻可使氣血上行,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治療效果。
紅雪通中散方劑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是基於其清熱利尿、除煩止渴的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紅雪通中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結膀胱、小便不利、尿赤澀痛等症狀。而淡竹葉的清熱利尿功效,可以幫助清解膀胱熱結,促進尿液排出,緩解尿赤澀痛等症狀。同時,淡竹葉還有除煩止渴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熱結膀胱所引起的煩躁不安、口渴等症狀。
紅雪通中散方劑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如下:
- 瀉火解毒:訶子味苦澀性涼,入肺、大腸經,具清熱解毒之效。紅雪通中散主要針對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而訶子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助於緩解血熱和止住出血。
- 收斂固澀:訶子性收斂,能固澀腸胃,有助於止瀉止血。紅雪通中散中包含多味具有通便作用的藥物,而訶子可以收斂腸道,防止藥物過度刺激腸道,避免造成腹瀉。
因此,紅雪通中散中加入訶子,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收斂固澀,有助於更好地達到止血的效果。
紅雪通中散中包含大腹皮,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大腹皮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導滯的功效。方中以紅雪散為主,治療瘀血阻滯、經脈不通所致的腹痛、腰痛、血瘀經閉等症,而大腹皮可助其行氣活血,緩解疼痛。
- 消食導滯:大腹皮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促進消化,緩解食積腹脹等症狀。方中以通經活血為主,但若患者存在食積不化,則會影響藥效的發揮,故加入大腹皮可輔助消食,提高療效。
紅雪通中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便潤腸: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通便潤腸之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便祕,檳榔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泄宿便,改善便祕症狀。
- 活血化瘀: 檳榔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血流通暢,對於因血瘀導致的腹痛、脹滿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紅雪通中散中加入檳榔,旨在通過其通便潤腸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達到通便止痛,改善腹脹的目的。
主治功效
紅雪通中散
組成
大青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血、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
芒硝: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硃砂:性味甘、辛、寒,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羚羊角:性味甘、鹹、微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鎮驚、定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槐花: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訶子:性酸澀,微寒,入脾、肺、肝、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主治
風疾,以及一切鬱悶不通暢、氣機阻滯的疾病,也能夠治療傷寒。
用法
口服,一次3-5克,一日3次。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禁用。
總結
紅雪通中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理氣化痰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疾、傷寒等疾病。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禁用。
傳統服藥法
大青(別研)1兩,消石5斤(煎藥後下),丹砂(別研)半兩,桑根白皮1兩,羚羊角(鎊)半兩,蘇枋木2兩,梔子仁15枚,槐花1兩,升麻1兩半,淡竹葉1握,訶黎勒15枚(去核),大腹5枚(銼),檳榔5枚(銼)。
上藥除別研丹砂、大青外,余為粗末,用水1鬥浸一宿,煎至5升,去滓,入銀石鍋,即下消石、丹砂、大青,不住手攪,候減盡水,即成紅雪。置瓷器中,三日取出,搗羅為末,卻用瓷瓶子盛,不得泄氣。
每服2錢匕,小兒半錢匕,臨臥用溫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紅雪通中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 組成:大青(别研)1兩,消石5斤(煎藥後下),丹砂(别研)半兩,桑根白皮1兩,羚羊角(鎊)半兩,蘇枋木2兩,梔子仁15枚,槐花1兩,升麻1兩半,淡竹葉1握,訶黎勒15枚(去核),大腹5枚(銼),檳榔5枚(銼)。 主治:風疾,及一切滯悶不通,亦治傷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