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愛丸

憎愛丸

ZENG A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胃經 14%
肺經 14%
肝經 14%
腎經 7%
心包經 7%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憎愛丸」方劑中使用「黑牽牛」的原因,主要與其瀉下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有關。

黑牽牛性寒,味苦,歸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當方劑需針對便祕、積滯等症狀時,黑牽牛便可發揮其作用,促進腸道蠕動,排除宿便,達到通便的效果。同時,也能幫助消化積滯的食物,改善腸胃不適。

然而,黑牽牛毒性較強,必須慎用,不可過量,需遵醫囑使用。

憎愛丸方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憎愛丸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痛、腹痛、脅肋疼痛等症,延胡索可疏通氣血,緩解疼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活血化瘀:延胡索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狀態,有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改善症狀。

憎愛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憎愛丸方劑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有助於改善女性氣血不足、經血不暢等問題,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2. 引藥入血,增強藥效:當歸性溫,能引藥入血,促進其他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憎愛丸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涼的藥物,而當歸的溫性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損傷脾胃,同時也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其功效。

憎愛丸中包含補骨脂的原因在於其具有補腎壯陽和增強體力的作用。補骨脂能夠有效增強腎功能,改善因腎虛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痛、疲乏無力等。它還具有一定的補氣養血效果,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水平。補骨脂的加入能夠提升憎愛丸的療效,增強其對腎虛症狀的改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中藥方劑「憎愛丸」: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憎愛丸」主治「腰痛」,其命名或隱含「消除病痛如厭憎,療效可親如愛護」之意。古方記載以溫酒送服,推測其針對寒濕瘀阻腎虛血瘀之腰痛,其痛勢或綿綿不休,或遇寒加重,伴有屈伸不利等徵象。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

  1. 黑牽牛(炒): 辛熱有毒,屬瀉下逐水藥,能通利二便、消腫滿。《本草綱目》載其「治腰腳濕氣」,此處炒用減其峻烈之性,側重於祛濕通絡,以除腰痛之濕邪壅滯。
  2. 延胡索(炒): 辛溫活血,專入血分,為「血中氣藥」,《雷公炮炙論》言其「破血活瘀」,善治氣滯血瘀之痛證,尤擅腰脊痺痛。炒用增強其溫通之效。
  3. 當歸(去蘆): 甘溫養血活血,《名醫別錄》稱其「主腰痛」,能補肝腎不足之血虛,兼化瘀止痛,標本兼顧。
  4. 破故紙(酒浸炒): 即補骨脂,苦辛大溫,酒炒後溫補之力更強,《藥性論》謂其「主腰膝冷痛」,能補腎壯陽、強筋骨,針對腎虛腰痛之本。
  5. 獨頭蒜(煨熟): 辛溫走竄,煨用緩其刺激,取其溫通散結、助藥行散之性,加強諸藥透達經絡之效。

配伍邏輯:

  • 攻補兼施: 以破故紙補腎固本,當歸養血柔筋,治其虛;黑牽牛瀉濕、延胡索活血,治其實。
  • 動靜結合: 延胡索行氣活血(動),當歸補血和血(靜),共調氣血。
  • 內外並治: 獨頭蒜外通經絡,內助藥力,與溫酒同用,引藥直達病所。

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通活血、補腎祛濕為主軸,適用於腎陽不足兼濕瘀腰痛。濕去則經絡暢,血活則痛自止,腎強則腰府得養,故「憎愛」之痛可消。

傳統服藥法


黑牽牛(炒)、延胡索(炒)、當歸(去蘆)1兩,破故紙1兩3分(酒浸1宿,瓦上炒熟)。上為細末,以獨頭蒜濕紙裹煨熟,研成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15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活血通絡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止痛的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憎愛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黑牽牛(炒)1兩,延胡索(炒)1兩,當歸(去蘆)1兩,破故紙1兩3分(酒浸1宿,瓦上炒熟)。 主治:腰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