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百五散中含有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的功效。五倍子為蓼科植物鹽膚木的蟲癭,其富含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
此外,五倍子還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減輕炎症反應。在百五散中,五倍子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有效控制出血,促進傷口癒合,治療各種外傷出血。
「百五散」中包含「百草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百草霜為多種植物經霜後採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百草霜,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瘡瘍腫痛等症。
- 止血生肌: 百草霜亦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促進創傷癒合,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可有效治療外傷出血、潰瘍久不癒合等症。
因此,百草霜在百五散中扮演著重要的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角色,有助於提升方劑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五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魚口瘡初發3-5日」。魚口瘡於中醫古籍多指「魚口便毒」,即梅毒性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橫痃)或潰瘍,初期表現為紅腫熱痛,邪毒凝聚未潰階段。百五散外敷,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阻止癰瘡成膿或加速消散。
組成與邏輯推理:
五倍子(炒黃):
- 性味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炒製後澀性增強,外用長於收斂止血、解毒消腫。
- 所含鞣質能凝固蛋白質,收斂瘡面,抑制局部滲出,減輕腫脹;其抗菌作用助於控制感染。
百草霜:
- 為草木灰燼,性溫味辛,具散瘀止血、化積解毒之效。
- 其炭質結構可吸附毒素,減輕炎症;微溫之性可行氣活血,與五倍子寒性相佐,調和藥性。
配伍原理與可能功效:
- 協同增效:
五倍子以收斂抑菌為主,百草霜以散瘀吸附為輔,二者一收一散,形成「消中有斂」之力,共奏解毒消腫、縮小瘡腫之效。 - 載藥與促滲:
醋調外用,取其酸味引藥入肝經(肝經循行經過腹股溝),並增強活血散結作用,加速藥效滲透。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針對魚口瘡「熱毒壅滯」初期病機,通過局部抗菌、收斂、改善微循環,阻斷邪毒蔓延。五倍子固化表面以防潰爛,百草霜內消瘀熱,醋調促藥力直達病所,契合中醫「瘍科外治」以截斷病勢的思路。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炒黃),百草霜。
上為末。
以醋調敷患處。1日夜即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
相同名稱方劑
百五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 組成:五倍子(炒黃),百草霜。 主治:魚口瘡初發3-5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