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膈湯

LIAO GE TANG | 更多圖表

寒性指數

3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5%
胃經 15%
小腸經 10%
膀胱經 10%
腎經 10%
肝經 10%
膽經 10%
大腸經 10%
脾經 5%
肺經 5%
心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撩膈湯中加入苦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苦參味苦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撩膈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積於胸膈之證,而苦參能清熱燥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消散,達到利膈開胸之效。
  2. 殺蟲止癢: 苦參亦有殺蟲止癢之效,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等症狀,苦參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撩膈湯中常伴有皮膚瘙癢等症狀,加入苦參可更全面地治療疾病。

撩膈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撩膈湯屬於溫補脾胃之劑,而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它能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性味,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益氣健脾,與方中其他補氣健脾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其補益脾胃、溫中和胃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甘草還能解毒,有助於減輕藥物毒性,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主治功效


撩膈湯

組成:

  •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苦參可用於治療各種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痛、腹瀉、便祕、貧血等疾病,以及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咯血、便血、子宮出血等。此外,苦參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色黃、陰腫陰癢,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主治:

  • 傷寒狐惑,病在上焦。白話文:傷寒病邪侵犯上焦,引起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用法用量:

  • 水煎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禁忌:

  • 孕婦、兒童慎用。

總結:

撩膈湯是由苦參和甘草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撩膈湯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狐惑,病在上焦,即傷寒病邪侵犯上焦,引起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常山3兩,甘草3兩(炙),松蘿2兩,烏梅14枚,黃芩2兩,瓜蒂14枚,梔子仁14枚(劈)。
上切。
以酒2升漬1宿,明旦以水4升煮取3升,分3服。
忌海藻、生蔥、生菜、菘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撩膈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九。 組成:苦參1兩,甘草半兩(生用)。 主治:傷寒狐惑,病在上焦。

撩膈湯, 出處:《外台》卷五引《深師方》。 組成:常山3兩,甘草3兩(炙),松蘿2兩,烏梅14枚,黃芩2兩,瓜蒂14枚,梔子仁14枚(劈)。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