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丸

LIU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脾經 16%
腎經 16%
大腸經 16%
肺經 8%
三焦經 8%
胃經 8%
小腸經 8%
肝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肺經
三焦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硫黃丸方劑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 硫黃性燥熱,易於傷津耗液。芒硝性寒,具有瀉熱通便之效,可緩解硫黃燥熱之弊,並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泄毒素。
  2. 引藥入肝: 芒硝入肝經,可引導硫黃入肝,增強其治療肝膽濕熱、瘰癧等病症的效果。同時,芒硝還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消散肝臟瘀積。

硫黃丸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其燥濕殺蟲的功效。硫磺性溫,味辛,入肝、脾、肺經。其乾燥、殺滅蟲體的特性,可有效針對濕熱蘊結、蟲積腹痛等症狀。

例如,若患者患有濕熱下注、陰囊濕疹,則可用硫磺燥濕止癢;若患者患有疥瘡、陰蝨等蟲病,則可用硫磺殺蟲止癢。因此,硫磺成為硫黃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主治功效


硫磺丸:

硫磺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芒硝和硫磺,用於治療頭痛,痛到無法忍受,或者頭風多年已經很長時間,突然發作。

硫磺: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芒硝: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方劑配伍:

硫磺丸中,硫磺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可祛風止痛;芒硝則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之效,可通便導滯。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祛風止痛之效,共奏緩解頭痛之功。

用法用量:

硫磺丸一般每日服用1次,每次1-2粒,溫開水送服。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注意事項:

服用硫磺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硫磺丸性溫熱,不宜久服,以免耗傷陰津。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慎用硫磺丸。
  3. 硫磺丸不宜與其他寒涼藥物同服,以免影響藥效。
  4. 服用硫磺丸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總結:

硫磺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芒硝和硫磺,用於治療頭痛,痛到無法忍受,或者頭風多年已經很長時間,突然發作。硫磺丸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硫磺丸性溫熱,不宜久服,以免耗傷陰津。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慎用硫磺丸。

傳統服藥法


醋衣半兩(乾者),陳丁香半兩,木香半兩,石菖蒲半兩,青皮半兩(去白),硫黃半兩(研)。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細嚼,米飲送下。後用煨鯽魚米醋蘸食之,次以油餅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子宮肌瘤肺結核霍亂瘧疾腹股溝疝氣失明心內膜炎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硫黃丸, 出處:《婦人良方》卷四。 組成:消石1兩,硫黃2兩。 主治:頭痛不可忍,或頭風年深,暴患。

硫黃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七。 組成:砒霜半兩,硫黃半兩,雄黃半兩,雌黃半兩。 主治:一切瘧疾。

硫黃丸, 出處:《雞峰》卷五。 組成:硫黃2兩,焰消2兩,滑石2兩,白礬2兩,半夏3兩,白面4兩(臨時和入)。 主治:中暑,吐逆不止。

硫黃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引《仁存方》。 組成:硫黃(研)、半夏(湯浸7次,爲末)各等分。 主治:內有寒邪,邪正相乾,清濁不分,發爲霍亂。

硫黃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八。 組成:阿魏(研)3錢,安息香(入胡桃瓤研)3錢,萊菔子(炒)3錢,蕪荑仁(炒,研末)3分。 主治:脾瘧,無問遠近。

硫黃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二。 組成:巴豆20枚(去殼,紙裹出盡油),硫黃(别研)、五靈脂1錢(炒),丁香半錢。 主治:小兒疳瀉不止,色如米泔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