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消糟湯

法制消糟湯

FA ZHI XIAO ZAO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3

熱/寒比例

極寒 (0.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12%
胃經 12%
脾經 12%
腎經 12%
小腸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三焦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法制消糟湯中加入芒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腸胃所致的腹脹便祕、疼痛等症狀,芒硝能有效清熱解毒,通利大便,緩解疼痛。
  2.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 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能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下焦,增強其治療效果。法制消糟湯中其他藥物主要針對上焦和中焦的病症,而芒硝的加入則能將藥力引至下焦,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法制消糟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梅核氣」,屬中醫情志病範疇,特徵為咽喉異物感,如梅核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多因情志不暢、氣機鬱滯,痰氣交阻於咽喉所致。其名「法制」,強調炮製與用法之規範;「消糟」喻指化解痰濁糟粕之效。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特性

    • 臘糟(不下水者)
      臘月釀酒所餘糟粕,性溫味甘酸,具行氣消滯、化濁散結之效。「不下水者」指未經水洗,保留發酵後的活性物質,尤善疏解鬱結之氣滯。
    • 樸消(淨者)
      為芒硝粗製品,性寒味鹹苦,具軟堅散結、瀉熱通便之效,能滌蕩痰熱膠結。
  2. 配伍邏輯

    • 溫寒並用:臘糟溫行氣滯,樸消寒消痰熱,一溫一寒,調和氣機陰陽,共解痰氣互結之勢。
    • 剛柔相濟:臘糟質輕上行,專疏咽喉滯氣;樸消質重下行,通導腸腑積滯。二者相配,既可局部緩解咽喉梗阻,又能整體通降腑氣,使鬱結從下而解。
    • 發酵與礦物協同:臘糟經發酵,含酵素類物質,可活化氣血;樸消礦物之性,直折痰熱。傳統認為,此配伍能「化有形之痰,散無形之氣」。

三、治療原理推論
梅核氣之病機核心為「痰氣交阻」,本方從三層面切入:

  1. 行氣開鬱:臘糟辛散之性,疏肝肺氣滯,緩解情志所致氣逆。
  2. 化痰散結:樸消軟堅消痰,針對痰濁凝聚咽喉之標實。
  3. 通腑降濁:借樸消通下之力,使痰熱從大便而泄,符合「病在上取之下」之治則。

四、用法深意
「煎湯徐徐飲之」意在緩圖,因情志病非峻劑可速效,輕劑頻服能漸消痰氣;「新瓷罐密封」保存,防藥性揮發,亦存發酵之氣,助行散之功。

總結
此方簡而專,以「通消」為法,通過氣血同治、上下分消,破解梅核氣之痰氣互結,體現古人「以消為補」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臘糟(不下水者)1斤,樸消(淨者)半斤。
上和勻,用新瓷罐收貯,密封置淨處。
每遇患者只取2、3匙,煎湯1盞,徐徐飲之,自愈。不愈再服,無不神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法制消糟湯, 出處:《醫統》卷二十七。 組成:臘糟(不下水者)1斤,朴消(淨者)半斤。 主治:梅核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