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鳳散

五鳳散

WU FE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3

熱/寒比例

極寒 (0.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12%
胃經 12%
脾經 12%
腎經 12%
小腸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三焦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鳳散中包含芒硝,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五鳳散中,芒硝可幫助清除腸道積熱,緩解便祕,促進排泄,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軟堅散結: 芒硝還具有軟堅散結之效,可幫助化解腸道積聚的痰濕、瘀血等,促進其排出,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五鳳散中,芒硝可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鳳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酒渣鼻(又名「赤鼻」「酒齇鼻」),古代醫家認為多因「肺胃鬱熱上蒸」或「血熱鬱滯鼻部」所致,症見鼻頭潮紅、丘疹、膿皰,甚則鼻部毛細血管擴張成絲狀。此方以「五鳳」為名,或取「五方之鳳」清散鬱熱之象,契合酒渣鼻需清泄局部火毒之病理。


組成與方劑邏輯解析

1. 小烏沈湯(出自《和劑局方》)

  • 組成:烏藥、香附、甘草、沈香、生薑。
  • 核心功效:行氣解鬱、降氣和中。
  • 治療原理
    • 酒渣鼻雖見於鼻,然氣機鬱滯為內因。烏藥、香附疏解肺胃氣滯,沈香引氣下行,使鬱熱不致上逆;
    • 生薑辛散,助藥力外達皮表,契合「鬱熱發之」之則。

2. 小消風散(考《醫宗金鑒》變方)

  • 組成:荊芥、防風、蟬蛻、藿香、僵蠶、陳皮、厚朴。
  • 核心功效:疏風散邪、化濕透疹。
  • 治療原理
    • 酒渣鼻表面有「風熱夾濕」之象。荊芥、防風疏風解表,蟬蛻、僵蠶清熱散結,針對鼻部紅腫瘙癢;
    • 藿香、厚朴化濕濁,陳皮理氣,切合嗜酒者濕熱內蘊之病機。

合方之妙:氣血同治,表裡雙解

  • 小烏沈湯調氣鬱、降火勢,治其本;小消風散散風濕、透皮邪,治其標。
  • 「以湯點服」之法,既取湯劑速效,又借散劑持久,使藥力緩滲於上焦。
  • 推論:此方非單純清熱涼血,而是透過「調氣機→散鬱火」「祛風濕→通毛竅」雙軌並行,改善局部氣血壅滯,契合古代「氣行則熱散」之理論。

總結

五鳳散之設計,體現了「從氣治血」「從內透外」的中醫思維,尤其適用於酒渣鼻屬「氣鬱濕熱交阻」者。以行氣化濕為本,疏風透邪為輔,不直接峻瀉火毒,而達「氣順熱消」之效,堪為古人調理氣血以治皮疾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小烏沈湯5貼,小消風散5貼。
上和勻,以湯點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酒渣癬

相同名稱方劑


五鳳散,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七引《海上方》。 組成:小烏沉湯5貼,小消風散5貼。 主治:酒渣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