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蠟礬丸

琥珀蠟礬丸

HU PO LA F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5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9%
大腸經 14%
肝經 11%
胃經 11%
心經 8%
膀胱經 8%
腎經 2%
小腸經 2%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琥珀蠟礬丸中加入白礬,主要是利用其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功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其收斂固澀之性,能止瀉止痢,並可燥濕止癢,適用於濕熱泄瀉、皮膚濕疹等症狀。

在琥珀蠟礬丸中,白礬與琥珀、蠟等藥物共同作用,起到收斂固澀、燥濕止癢的作用,以治療濕熱下注、泄瀉不止、皮膚濕疹等病症。

琥珀蠟礬丸中加入蜂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黏合作用: 蜂蠟具有良好的黏合性,能夠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緊密結合,形成丸劑,方便服用,並避免藥材散落。

2. 緩和藥性: 蜂蠟性潤滑,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胃腸道造成過度刺激,提高患者服藥的舒適度。

琥珀蠟礬丸方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殺蟲: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之效。方中以雄黃配伍琥珀、蠟、礬等藥物,可增強其解毒、止痛、消腫之效,治療因蟲毒、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瘡瘍、跌打損傷等。
  2. 燥濕止癢:雄黃性燥,可燥濕止癢。方中加入雄黃,可有效緩解因濕熱、蟲毒所致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琥珀蠟礬丸中包含琥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化瘀止痛:琥珀性味甘、辛、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琥珀能有效化解瘀血,緩解疼痛。
  2. 安神定驚:琥珀亦具有安神定驚的功效,能平息心神,安定情緒。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琥珀可以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

因此,琥珀蠟礬丸中加入琥珀,旨在發揮其化瘀止痛和安神定驚的雙重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琥珀蠟礬丸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琥珀蠟礬丸主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而硃砂可有效平息心火,安神定志,達到鎮驚止搐之效。
  2. 解毒清熱: 硃砂亦具解毒清熱之功,可解毒散結,清熱化痰。琥珀蠟礬丸中可能包含其他燥熱之藥材,硃砂可與之配伍,達到清熱解毒,平衡藥性之目的。

琥珀蠟礬丸方劑中添加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潤燥止痛、解毒消腫之效。與方中琥珀、蠟、礬等藥材相配,可緩解藥性燥烈之弊,並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2. 改善口感,便於服用: 蜂蜜味甘,可使藥丸口感更佳,減少服用時的苦澀,利於患者長期服用,提高服藥依從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琥珀蠟礬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外科正宗》,主治範疇以外科癰疽、瘡毒為主,涵蓋「癰疽發背」未潰或已潰階段,尤重「護膜護心」以防毒邪內攻,符合中醫「既病防變」思想。其適應症擴及「瘰癧痰核」等痰瘀互結之證,乃至「楊梅結毒」(梅毒性潰瘍)、「痔漏」等慢性潰瘍,顯示其「解毒生肌」之效。另主治「遍身瘡如蛇頭」可能指化膿性指頭炎,「鼻痣」或為鼻部贅生物,「斑痧痘疹」則涉及熱毒發斑,暗示本方可外透毒邪、內清血熱。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君藥:白礬(枯礬)

    • 性酸澀寒,傳統用於燥濕解毒、止血斂瘡。《本草綱目》謂其「吐下痰涎,蝕惡肉,生好肉」,此處取其「祛毒化膿」之力,直接腐蝕壞死組織並收斂瘡面。
  2. 臣藥:黃蠟、蜂蜜

    • 黃蠟甘溫質密,《本草求真》稱其「生肌定痛」,與蜂蜜同用可緩和白礬峻烈之性,形成「護膜」屏障,延緩藥物釋放(現代視角似緩釋劑型),兼潤澤瘡口。
  3. 佐使藥:雄黃、朱砂、琥珀

    • 雄黃辛溫,辟穢解毒,針對「楊梅結毒」等穢毒;朱砂鎮心安神,防毒邪內擾心神,呼應「護心」之效;琥珀活血散瘀,助消「痰核瘰癧」之痰瘀結滯。此三藥皆為礦物類,協同白礬強化「散血解毒」之功。

製法科學性推測

  • 「蠟凝時入藥」確保藥物均勻分散於蠟質基質中,丸劑形式便於控制劑量,朱砂為衣可防腐並標示藥效層次。
  • 「小寒豆大」之規格(約0.1-0.3克),每次20-30丸約2-6克,符合古代礦物藥安全用量範疇。

整體方義與原理
全方以「腐蝕-修復」雙向調節為核心:白礬蝕瘡排膿,黃蠟蜂蜜修復黏膜;雄黃、朱砂解毒鎮驚,琥珀活血通絡。適用於「毒盛未潰」或「潰後不斂」之病理階段,體現「去腐生肌」外科治法。其「護心」功效可能透過朱砂鎮靜與雄黃抗菌(現代觀點)降低敗血症風險,符合「防毒內攻」思路。

傳統服藥法


白礬1兩2錢,黃蠟1兩,雄黃1錢2分,琥珀1錢(另研極細),朱砂1錢2分,蜂蜜2錢(臨入)。護膜護心,散血解毒。祛毒化膿,生肌補漏。
上四味先研極細,另將蜜蠟銅杓內熔化,離火片時,候蠟四邊稍凝時,方入上藥攪勻,共成一塊,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眾手急丸,如小寒豆大,用朱砂為衣,瓷罐收貯。
每服20-30丸,食後白湯送下,病甚者,早晚日進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痔瘡癤和癰麻疹鼻咽腫瘤脂肪瘤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鼻息肉背部膿瘡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琥珀蠟礬丸,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明礬1兩5錢,黃蠟1兩2錢,琥珀2錢,朱砂2錢,雄黃2錢,乳香1錢,蜂蜜3錢(臨用)功效:護心膜,散毒止痛。 主治:護心膜,散毒止痛。主治:懸癰並一切癰疽、發背已成未成之際,恐毒不能出,必致內攻者。

琥珀蠟礬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一。 組成:白礬1兩2錢,黃蠟1兩,雄黃1錢2分,琥珀1錢(另研極細),朱砂1錢2分,蜂蜜2錢(臨入)。 主治:護膜護心,散血解毒。祛毒化膿,生肌補漏。主治:癰疽、發背、粉瘤、瘰癧、痰核、痔漏、楊梅結毒。癰疽、發背已成未成膿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者。遍身瘡如蛇頭,鼻痣。斑痧痘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