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妙宜氣丸方劑中包含莪朮,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莪朮,可有效疏通氣血,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適用於胸腹脹悶、脘腹疼痛等症狀。
2. 健脾消食: 莪朮亦有健脾消食之效,能促進消化,緩解食積不化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功效與神妙宜氣丸中其他健脾和胃的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
神妙宜氣丸中包含赤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涼血止痛:赤芍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神妙宜氣丸多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痛、腹痛、經痛等症狀,而赤芍的涼血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氣血循環。
- 活血化瘀:赤芍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進一步幫助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
因此,神妙宜氣丸中加入赤芍,可以起到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效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神妙宜氣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養血,調經止痛: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能起到改善作用。
- 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 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對於氣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各種症狀,如肢體麻木、四肢冰冷、面色晦暗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神妙宜氣丸中包含鱉甲,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潛陽: 鱉甲味甘鹹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陰虛陽亢所致的發熱、盜汗、心煩、口渴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腫瘤、瘰癧等病症。
因此,神妙宜氣丸中加入鱉甲,能夠有效協調陰陽,清熱解毒,軟堅散結,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妙宜氣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疳熱久蒸」,屬中醫「疳證」範疇。疳證多因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或蟲積,導致氣血津液耗傷,久而生熱,形成「疳熱」病理。其症狀如「肌肉消瘦」「形容憔悴」為氣血不足、肌膚失養;「神情不樂」反映氣血虧虛影響精神;「飲食雖多不生肌肉」則為脾胃運化失常,精微不得吸收。全方針對疳熱久病後「虛中夾瘀」之病機,以行氣活血、養陰退熱為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蓬莪朮(炮):
- 性味辛溫,善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炮製後緩和峻烈之性,適合小兒體質。
- 針對疳證氣滯血瘀之病機,疏通氣血瘀阻,改善腹脹、食積。
赤芍藥:
- 苦微寒,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 與莪朮協同活血化瘀,兼清疳熱久蒸之鬱熱,改善「熱象」與「瘀象」。
川當歸:
- 甘辛溫,補血活血、潤燥調營。
- 既助赤芍養血和血,防莪朮耗血之弊,又能改善氣血虛弱所致「消瘦憔悴」。
鱉甲(醋炙):
- 咸寒入肝,醋炙增強軟堅散結、滋陰潛陽之力。
- 針對疳熱久病傷陰,退虛熱、消癥積,改善「陰虛內熱」與「痰瘀結滯」。
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莪朮破氣、赤芍清熱為「攻」,當歸養血、鱉甲滋陰為「補」,適合虛實夾雜之證。
- 氣血同調:莪朮行氣、赤芍當歸活血,契合「久病入絡」理論,疏通氣血以復運化。
- 標本兼顧:治標以莪朮、赤芍清熱破瘀,治本以當歸、鱉甲養血滋陰,共奏消疳熱、生肌肉之效。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活血化瘀→改善氣滯血瘀」「清熱養陰→調節疳熱傷陰」「補血和營→促進氣血生化」,打破「疳熱→耗傷氣血→運化無力→積滯生熱」之惡性循環,使脾胃功能漸復,氣血得以化生,肌肉得養而逐漸豐盈。
傳統服藥法
蓬莪朮(炮)、赤芍藥、川當歸、鱉甲(米醋多焦為度,去裙)各等分。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1歲20丸,熟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妙宜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 組成:蓬莪朮(炮)、赤芍藥、川當歸、鱉甲(米醋炙焦爲度,去裙)各等分。 主治:小兒疳熱久蒸,肌肉消瘦,形容憔悴,神情不樂,飲食雖多不生肌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