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附益丹

神仙附益丹

SHEN XIAN FU Y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1%
心包經 11%
三焦經 11%
腎經 11%
脾經 11%
肺經 11%
胃經 11%
肝經
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附益丹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功效。方中若有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腹痛等症狀,香附可起到疏通氣機,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調理脾胃,健脾和胃:香附亦可健脾和胃,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少、腹脹、消化不良等症亦有輔助治療作用。神仙附益丹常用於脾胃氣虛、肝鬱氣滯等症,香附既可疏肝解鬱,又能健脾和胃,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劑[神仙附益丹]的組成中包含[益母草],主要是因為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補氣養血的作用。益母草含有的主要成分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月經不調。在[神仙附益丹]中,益母草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對於婦科疾病和血虛的療效,提升整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附益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1. 婦人不孕,脈澀滞者:此方針對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瘀滯所致之不孕,脈象澀滯反映血行受阻,氣機鬱結。
  2. 婦人百病:泛指女性因氣血失調引發的諸症,如經痛、經閉、月經不調等,核心病機為氣滯血瘀。
  3. 血虛不孕:雖言「血虛」,然此方非單純補血,而是通過調氣活血以改善血虛兼瘀之證,促進氣血充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分析

  1. 香附(君藥)

    • 處理工藝:童便浸、醋制,以增強其下行入血、疏肝解鬱之效。
    • 功效:主理氣解鬱,疏通肝經氣滯,氣行則血行,故能改善胞宮氣血瘀阻。
    • 藥理推測:香附揮發油具鎮痛、抗炎作用,或能緩解經期不適。
  2. 益母草(臣藥)

    • 功效:活血調經,利水消腫,專入血分,與香附配伍形成「氣血雙調」之勢。
    • 藥理推測:含益母草鹼,可促進子宮收縮與血液循環,化解胞宮瘀血。

輔助配伍

  • 北艾煮汁:艾葉性溫,能溫經止血,與醋同用以增強散寒活血之效。醋性酸收,既可引藥入肝經,又可防香附過於辛散。

整體方義

此方以「氣血同治」為核心:

  • 調氣:香附疏解肝鬱,使氣機通暢,解決「氣滯則血瘀」之根。
  • 活血:益母草化瘀生新,改善血行澀滯,輔以艾葉溫通脈絡。
  • 製法深意:反覆浸曬、醋制,既減香附燥性,又加強其入血分、破結之能,契合婦人「以血為用」之生理特點。

三、適用證型推論

  • 病機:肝鬱氣滯→血行不暢→胞脈阻塞→不孕或經候異常。
  • 現代對應:可能適用於排卵障礙、子宮內膜血流不佳或輕度內膜異位症,屬氣滯血瘀證者。

此方結構簡練,重在流通,符合中醫「流通即是補」的治療思路,尤其適合虛實夾雜(血虛兼瘀)之證。

傳統服藥法


香附米1斤(童便浸透,取出,水洗淨,露1宿,曬乾,再浸,再露,再曬,如此2次,用好醋浸透過宿,曬乾為末),益母草12兩(東流水洗淨,烘乾為末)。
上用香附4兩,北艾1兩,煮汁3分,醋7分,將前二味和合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臨臥淡醋湯送下。
神仙附益丸丹(《濟陰綱目》卷六)、附益類仙丹(《醫略六書》卷二十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貧血女性不孕症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附益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引徐憲副方。 組成:香附米1斤(童便浸透,取出,水洗淨,露1宿,曬乾,再浸,再露,再曬,如此2次,用好醋浸透過宿,曬乾爲末),益母草12兩(東流水洗淨,烘乾爲末)。 主治:婦人不孕,脈澀滯者。婦人百病。血虛不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