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暖胃備急丸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是為了其 溫脾止瀉、理氣和中 的功效。
益智仁性溫,味甘,歸脾、胃經,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對於寒濕凝滯導致的脘腹冷痛、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此外,益智仁還有理氣和中的功效,可緩解氣機阻滯、胃腸蠕動不暢等問題,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
因此,在暖胃備急丸中加入益智仁,可以起到溫暖脾胃、緩解腹痛腹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符合該方劑治療胃寒、脾虛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的功效。
暖胃備急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原因:
- 理氣寬中,降逆止嘔: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寬中、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胃寒、胃氣不降導致的嘔吐、反胃、腹脹等症狀,橘皮能起到緩解作用。
- 疏肝解鬱,和胃止痛: 橘皮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胃痛、脅肋脹滿等症狀。
綜上所述,暖胃備急丸中加入橘皮,能有效改善胃寒、胃氣不降、肝氣鬱結等引起的胃部不適,起到溫胃止嘔、和胃止痛的作用。
暖胃備急丸中包含甘草,其原因如下:
- 緩解胃痛,和胃止痛: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緩解胃痛、止痛的作用。它能調和藥性,協調其他藥材的功效,使藥性更加平和,有助於緩解胃部不適。
- 健脾益氣,增強體質:甘草能補脾益氣,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有助於緩解胃部虛弱,提高胃腸功能,從而促進身體恢復。
此外,甘草還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暖胃備急丸中含有阿魏,主要原因有二: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阿魏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狀,阿魏能起到溫暖胃陽、舒緩氣機、止痛的效果。
- 消食導滯,化積止痛:阿魏還能消食導滯,對於食積不消、脘腹脹滿、噯氣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暖胃備急丸中加入阿魏,能更好地起到溫胃散寒、理氣止痛、消食導滯的功效,適用於寒凝氣滯、食積不消等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狀。
暖胃備急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暖胃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對於因寒邪侵襲、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生薑能溫暖脾胃,驅寒止嘔,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2. 促進消化: 生薑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食積不化、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脹、腹痛等症狀,生薑能起到促進消化、緩解不適的作用。
因此,暖胃備急丸中加入生薑,能有效溫暖脾胃,止嘔止瀉,促進消化,達到治療胃寒、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暖胃備急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冷氣,心疼氣悶,吐逆霍亂」,其證屬中焦虛寒、氣機逆亂所致。冷氣內侵或脾胃陽虛,使氣血凝滯,引發心腹冷痛(心疼);寒阻氣機則胸悶;胃氣上逆則嘔吐,甚則清濁相混成霍亂(上吐下瀉)。故方以「暖胃」為核心,溫散寒邪、理氣和中,達「備急」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溫陽散寒
- 益智仁:辛溫入脾腎,溫脾止瀉、固攝中焦,針對寒濕內停之吐瀉。
- 生薑(重用一斤):辛辣大熱,外散表寒、內溫胃陽,鹽炒後兼能下行暖中,尤擅止嘔。
- 阿魏(醋製):辛熱走竄,辟穢化濁,破冷積而止痛,為霍亂寒痛要藥。
理氣和中
- 橘皮(炙):苦溫燥濕,理氣健脾,降逆止嘔,與生薑協同調暢氣機。
- 甘草(炙):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炙後增強溫補脾氣之效。
固護脾胃
- 糯米粥為丸:糯米甘平益胃,粥製丸緩和藥性,兼護胃黏膜。
- 朱砂為衣:鎮心安神(古代認為霍亂易擾心神),兼防腐。
服法增效
- 生薑湯/木瓜湯送服:生薑湯助藥力溫中;木瓜酸溫化濕和胃,舒筋緩急(治霍亂轉筋)。
全方配伍邏輯
以「溫散」為主軸,益智、生薑、阿魏直祛陰寒;橘皮、甘草理氣和中,防溫燥傷津;糯米、朱砂兼顧固護與安定。諸藥協力,使寒散氣順,中焦得溫,急症自緩。
關鍵特色
- 重用生薑:凸顯急則治標,速降逆氣。
- 阿魏麩炒製法:減其腥臭,增溫澀之性,合醋製加強入肝胃散結之效。
- 丸劑設計:適合緊急嚼服,符合「備急」用途。
此方體現中醫「寒者熱之」「六腑以通為用」原則,集中藥溫通、降逆、固護三法於一體。
傳統服藥法
益智2錢,橘皮(炙)2錢,甘草(炙)2錢,阿魏1分(醋淘洗去砂,以麩為餅子,炎黃),生薑1斤(切作片子,鹽2兩一處炒)。
上為末,用糯米粥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1丸,空心用生薑湯並木瓜湯嚼下;溫酒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適合於一切冷氣,心疼氣悶,吐逆霍亂等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暖胃備急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四。 組成:益智2錢,橘皮(炙)2錢,甘草(炙)2錢,阿魏1分(醋淘洗去砂,以麸爲餅子,炙黃),生薑1斤(切作片子,鹽2兩一處炒)。 主治:一切冷氣,心疼氣悶,吐逆霍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