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摩頂立成膏中包含青黛,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皮膚瘙癢等外感熱毒所致的疾病。青黛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促進創面癒合,有助於改善瘡瘍腫毒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此外,青黛還有止癢的作用,能有效緩解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摩頂立成膏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涼,味辛,入心經,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外傷、感染等引起的頭痛、腫痛、瘡瘍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 開竅醒神:冰片能通鼻竅,醒神開竅,對於因熱邪閉阻,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頭昏腦漲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冰片在摩頂立成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頭部疾病。
摩頂立成膏中加入石膏,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作用。對於熱毒壅盛,頭昏腦脹,發熱頭痛等症狀,石膏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涼血止血: 石膏不僅能清熱解毒,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創傷感染等症狀,石膏能有效止血消腫,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摩頂立成膏中加入石膏,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有效治療頭部熱毒、外傷出血等病症。
「摩頂立成膏」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通竅開鬱,振奮心脾,用於神志昏迷、中風不語、驚厥抽搐等症狀,可迅速提升患者意識。
- 活血化瘀:麝香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外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摩頂立成膏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快速止痛、消腫、改善神志的作用。
摩頂立成膏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外用可有效消散局部炎症,緩解頭部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 芒硝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局部瘀血,改善頭部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此,摩頂立成膏中加入芒硝,可有效治療頭部炎症、疼痛、瘀血等症狀。
摩頂立成膏中加入桑寄生,主要是利用其補肝腎、強筋骨、止痛的功效。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祛風止痛的功效。
摩頂立成膏主要針對頭風、頭昏、耳鳴、腰膝酸軟等症狀,而桑寄生可以補益肝腎,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緩解頭風頭昏等症狀;同時,桑寄生也能強筋健骨,緩解腰膝酸軟等症狀,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摩頂立成膏中加入蓮子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蓮子草性寒,味甘,入心、肝、脾三經。其藥性可有效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所致的頭部瘡瘍、腫痛、紅腫熱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蓮子草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毒引起的出血,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
因此,摩頂立成膏中加入蓮子草,可以有效緩解頭部瘡瘍、腫痛等症狀,同時也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摩頂立成膏]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 「頭風腫癢,腦熱生瘡,目暗赤痛」,概括而言,其適應症以 頭面部風熱濕毒 為主,病機為熱毒上攻、風邪鬱滯所致。具體表現為:
- 頭風腫癢:風熱上擾頭皮,氣血壅滯,發為腫脹瘙癢。
- 腦熱生瘡:熱毒熾盛,腐肉成膿,發為瘡癤(如頭癬、熱癤)。
- 目暗赤痛:肝經風熱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昏矇。
此方以 外敷塗摩 方式作用於頭頂(百會)、鬢角等處,藉由局部吸收與經絡傳導,達到清熱解毒、散風止癢、消腫明目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清熱解毒為主
- 石膏、凝水石:性寒清熱,直折火勢,針對「腦熱」所致瘡腫。
- 芒消、樸消、消石:瀉火攻下,外用能軟堅散結,引熱毒從外而解。
- 青黛:清肝瀉火,涼血解毒,善治頭面熱毒瘡癢。
二、散風透邪為輔
- 桑寄生、蓮子草:祛風濕、通絡止癢,煎汁為基質,助藥性滲透。
- 白楊木皮:清熱祛風,《本草綱目》載其「治風瘑瘡疥」,外用可止癢。
三、開竅醒神佐使
- 龍腦、麝香:芳香走竄,通絡開竅,助諸藥透皮吸收,兼緩赤痛。
- 青蓮花:清熱涼血(或鹽綠替代),加強解毒消腫之效。
外用機理
- 局部塗摩:刺激頭部經絡(如督脈、足少陽膽經),引藥直達病所。
- 油脂為媒:麻油潤膚促吸收,清水調和緩刺激性,形成「清熱不傷膚」之劑型。
推論潛在功效
- 抗炎鎮痛:芒消、青黛等可抑制局部發炎,緩解腫痛。
- 殺菌止癢:麝香、龍腦具抗菌作用,適用於感染性皮膚病。
- 疏通氣血:芳香藥促進頭部循環,改善「風熱鬱滯」之病機。
此方組方思路清晰,內含多種礦物與植物藥協同,體現中醫「外治透熱」之法,針對頭面部風熱實證,符合「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青蓮花2朵,青黛(研)4兩,龍腦(研)1兩半,石膏(研)1兩,麝香(研)1兩半,芒消(研)2兩,消石(研)2兩,凝水石(研)、樸消(研)1兩,桑寄生5兩,蓮子草3兩,白楊木皮(銼)2兩(一方去青蓮花,用鹽綠)。
散熱毒。
以水3升,先煎桑寄生、蓮子草、白楊皮,濾去滓,再煎,下樸消、凝水石、消石,減火微煎,候凝取出,曬乾細研,入諸藥再研令勻,以密器盛。
每用2錢,以生麻油研熟,下清水五匙更研,候如粥,用少許於前頂連囟百會兩鬢處,塗摩數百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頭風腫癢,腦熱生瘡,目暗赤痛等症。
- 本方中青黛、冰片、石膏、麝香、芒硝、桑寄生、蓮子草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摩頂立成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青蓮花2朵,青黛(研)4兩,龍腦(研)1兩半,石膏(研)1兩,麝香(研)1兩半,芒消(研)2兩,消石(研)2兩,凝水石(研)1兩,朴消(研)1兩,桑寄生5兩,蓮子草3兩,白楊木皮(銼)2兩(一方去青蓮花,用鹽綠)。 主治:散熱毒。主治:頭風腫癢,腦熱生瘡,目暗赤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