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吹散

紅吹散

HONG C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極寒 (0.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5%
腎經 13%
肝經 13%
胃經 13%
心經 6%
三焦經 5%
小腸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紅吹散方劑中包含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紅吹散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而硃砂的鎮心安神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清熱解毒: 硃砂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熱毒入血、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紅吹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以增強其療效。

「紅吹散」方劑中包含「硼砂」,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
  2. 消腫止痛: 硼砂能消腫止痛,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紅吹散」方劑中加入硼砂,可以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紅吹散方中含有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具有瀉熱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紅吹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芒硝可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緩解咽喉部的炎症反應。
  2. 引藥下行: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其他藥物引至病竈部位,增強藥效。紅吹散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但僅靠這些藥物難以直接作用於咽喉部位,芒硝則可將其引至局部,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紅吹散方劑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咳化痰: 海螵蛸性寒、味鹹,入肺經,具有收斂止咳、化痰止嘔的功效。紅吹散以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為目的,海螵蛸可有效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痰液過多等症狀。
  2. 固澀止瀉: 海螵蛸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止瀉止痢。紅吹散方劑中,若患者同時伴有腹瀉症狀,海螵蛸可起到輔助止瀉的作用,提升療效。

紅吹散方劑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石膏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紅吹散方劑主治肺熱咳嗽、咯血等症,而石膏可清肺熱,止血止咳,並能緩解發熱、口渴等症狀。
  2. 配伍增效: 石膏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生地、丹皮等配伍,可增強清熱涼血的效果,達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肺熱咳嗽、咯血等疾病。

紅吹散方劑中加入西瓜霜,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西瓜霜的主要成分是西瓜霜,由西瓜汁經特殊工藝製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紅吹散方劑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而西瓜霜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此外,西瓜霜性涼,可以緩解咽喉腫痛所帶來的灼熱感,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因此,紅吹散方劑中加入西瓜霜,符合中醫藥學中“辨證施治”的原則,有效地提升了方劑的療效。

紅吹散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2.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同時也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紅吹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口糜、口疳、舌碎、牙疳、咽喉病」,均屬口腔與咽喉部之熱毒腐潰病症。

  1. 口糜、口疳:多由心脾積熱上熏,致口腔黏膜潰爛生瘡,表面覆黃白腐膜,疼痛灼熱。
  2. 舌碎:舌體裂紋或潰瘍,常因陰虛火炎或熱毒熾盛所致。
  3. 牙疳:齒齦腐爛出血,甚而齒落,古稱「走馬牙疳」,乃熱毒攻齦之急症。
  4. 咽喉病:泛指喉癰、喉痹等紅腫熱痛之證,多與肺胃熱壅有關。

綜觀所述,此方針對「熱毒腐蝕黏膜」之病機,以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消腫止痛為核心治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礦物藥為主,配伍動植物藥,共奏清熱、斂瘡、止痛之效:

  1. 清熱解毒

    • 朱砂(2.5克):性寒,傳統用於清心火、解熱毒,但其重鎮安神之效於外用方中未必突出,此處或取其「紅而能散火」之象徵,兼防腐蝕。
    • 煅石膏(1.5克)、西瓜霜(3克):石膏煅後收斂生肌,西瓜霜清熱消腫,二藥協同緩解黏膜灼熱潰爛。
    • 冰片(1.5克):辛涼走竄,透熱散火,快速緩解局部疼痛,開竅利咽。
  2. 祛腐斂瘡

    • 月石(硼砂,9克):主攻腐肉,化解潰瘍表面穢濁,為喉科吹藥要藥。
    • 烏賊骨(8克):燥濕收澀,吸附瘡面滲液,助創面癒合。
  3. 軟堅消腫

    • 元明粉(芒硝,9克):清熱瀉火,鹹寒軟堅,滲透腫脹組織以消解熱結。

配伍特點

  • 礦物藥為主體(占全方80%以上):取其質重沉降,直達病所,針對黏膜表層潰瘍。
  • 「清-腐-斂」三法並用:先以朱砂、西瓜霜清熱,月石祛腐,再以烏賊骨、煅石膏收斂,層次分明。
  • 局部速效設計:冰片引藥透黏膜,芒硝滲透消腫,符合「吹藥」外治速達之需。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清熱毒→蝕腐肉→生新肌」三步,直接作用於口腔咽喉潰瘍面。熱毒得清則紅腫減,腐肉去則新皮生,輔以冰片止痛、烏賊骨護膜,局部刺激較大(如硼砂、朱砂),故適用於實熱腐潰之急性期,非陰虛久瘡所宜。

傳統服藥法


朱砂2.5克,月石9克,元明粉9克,烏賊骨8克,煅石膏1.5克,西瓜霜3克,冰片1.5克。
祛腐生新,利咽消腫。
以上各藥逐次入乳鉢內研成細末,裝瓶,勿泄氣。
用吹藥管吹入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口腔炎及相關病灶腹瀉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紅吹散,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朱砂2.5g,月石9g,元明粉9g,烏賊骨8g,煅石膏1.5g,西瓜霜3g,冰片1.5g。 主治:祛腐生新,利咽消腫。主治:口糜,口疳,舌碎,牙疳,咽喉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