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止牙痛散

立止牙痛散

LI ZHI YA T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胃經 23%
心經 16%
脾經 10%
大腸經 6%
腎經 5%
肝經 5%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立止牙痛散」方劑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辛,入肺、胃經。其寒涼之性可清泄火熱,尤其針對牙痛伴有口乾、舌燥、牙齦腫痛等熱毒上炎症狀,能有效消炎止痛。此外,石膏還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對於牙齦出血、牙髓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石膏在「立止牙痛散」中扮演着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重要角色,其寒涼之性與收斂止血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牙痛症狀。

中藥方劑[立止牙痛散]的組成中,包含[硼砂],因為硼砂具有良好的消炎和止痛作用。硼砂能夠有效減少牙齦炎症,並緩解由牙痛引起的不適。它的清熱解毒效果能夠幫助減少因炎症引起的疼痛,使[立止牙痛散]在治療牙痛方面更為有效,提升方劑的療效。

立止牙痛散中包含玄明粉,主要原因如下:

  1. 消炎止痛: 玄明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牙痛常因熱毒上炎或蟲蛀所致,玄明粉可清熱解毒,並能迅速止痛,緩解牙痛症狀。
  2. 收斂止血: 玄明粉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止住牙齦出血,並有助於牙齦組織的修復。對於因牙齦發炎出血引起的牙痛,玄明粉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立止牙痛散」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止痛: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牙痛、牙齦腫痛等症狀,特別是因熱毒上炎引起的牙痛。
  2. 開竅止痛:冰片性輕 volatile,易揮發,可經由鼻腔、口腔等途徑直達病竈,迅速發揮清熱止痛的效果。

因此,冰片在「立止牙痛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迅速止痛,並改善牙痛相關的炎症反應。

立止牙痛散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1. 鎮痛止痛: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涼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炎、火毒攻齒引起的牙痛,硃砂能起到清熱解毒、鎮痛止痛的效果。
  2. 外用安全: 硃砂作為外用藥,其毒性較低,且在方劑中用量極少,經過炮製處理後毒性更低,能有效降低其副作用,保障用藥安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立止牙痛散」主治「風火牙痛」,乃風熱或胃火上沖所致。此類牙痛特徵為:牙齦紅腫、灼熱劇痛,或伴口渴、口臭,舌紅苔黃。方名「立止」強調其速效止痛,針對急性實熱證牙痛,以清瀉火毒、消腫斂痛為核心。


【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1. 清熱瀉火

  • 生石膏:性寒,專清胃經實火,解肌熱,針對陽明胃火上炎之牙痛。
  • 玄明粉(芒硝精製品):瀉熱通便,導火下行,透過瀉下減輕上部火毒。

2. 解毒消腫

  • 煅硼砂:甘涼,解毒防腐,局部用可消糜爛腫痛,抑制熱毒腐蝕黏膜。
  • 飛朱砂:微寒,具清熱解毒之效,古方常用於熱毒瘡腫(此方用量極少,側重局部消炎)。

3. 收斂止痛

  • 沒食子:澀性收斂,外用可斂瘡止血,減少滲出,緩解牙齦充血腫痛。

4. 芳香通竅

  • 冰片:辛香走竄,穿透力強,能快速止局部劇痛,兼清熱消腫。

配伍邏輯
全方以「清瀉+收斂+止痛」三法並行:

  • 生石膏、玄明粉從內清瀉火源;
  • 硼砂、朱砂解毒以護黏膜;
  • 沒食子收斂減緩充血,冰片引藥直達病所,即時鎮痛。
    外用局部施藥,直接作用患處,避開內服寒涼傷胃之弊,體現「急則治標」思路。

【潛在作用機制推論】
按現代觀點,此方可能透過以下途徑起效:

  • 抗炎:生石膏含硫酸鈣,硼砂呈弱鹼性,可中和口腔酸性環境,抑制細菌繁殖。
  • 鎮痛:冰片抑制痛覺神經傳導,沒食子鞣質減少局部炎症介質釋放。
  • 收斂:沒食子鞣酸使蛋白質凝固,形成保護層,降低牙齦敏感度。

此方側重「治標」,適合實證牙痛急性期,若兼腎虛或齲齒則效力有限。

傳統服藥法


沒食子4錢, 生石膏4錢, 煅硼砂3錢, 玄明粉1錢5分, 冰片5分, 飛朱砂7分。
上為細末,乳至極細。
每用少許,擦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3.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4.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立止牙痛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 組成:沒食子4錢,生石膏4錢,煅硼砂3錢,玄明粉1錢5分,冰片5分,飛朱砂7分。 主治:風火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