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散

清音散

QING Y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肺經 22%
心經 14%
脾經 14%
大腸經 7%
腎經 6%
小腸經 6%
膀胱經 6%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音散方劑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收斂生津,潤喉止咳: 訶子味酸甘,性涼,入肺、脾經。其具有收斂生津、潤喉止咳之功效。對於因燥熱傷肺、津液不足導致的咳嗽、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等症狀,訶子可以起到潤肺生津、清熱解毒的作用,緩解咽喉不適,恢復聲音。

二、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訶子亦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咽喉腫痛引起的聲音嘶啞、吞嚥困難等症狀,訶子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改善咽喉炎症,恢復正常發聲功能。

因此,清音散方劑中加入訶子,可以發揮其潤喉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咽喉疾病、恢復聲音的療效。

清音散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利水道,清熱利濕: 木通性寒味甘,具有通利水道、清熱利濕的功效。清音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木通能有效疏通水道,將體內濕熱之氣排出體外,達到清熱利濕的效果,從而緩解咽喉腫痛,改善聲音嘶啞。
  2. 宣肺利咽,止咳化痰: 木通還具有宣肺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往往伴隨著咳嗽、痰多等症狀,木通能有效宣通肺氣,利咽化痰,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清音散中含有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排膿止痛的功效。清音散主治風熱犯肺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而桔梗能宣肺氣、利咽喉,使聲息通暢。
  2. 引藥下行:桔梗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能將其他藥物引導至咽喉部位,加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清音散中其他藥物,如薄荷、甘草等,也需要桔梗的引導,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清音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其他藥材的峻烈之性,使藥效更柔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2. 增強療效:甘草具備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清音散更能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甘草在清音散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使藥方更為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音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清音散主治「聲音不清」,即聲音嘶啞、發聲困難或喉嚨不適所致之語聲異常。此證多因風邪犯肺、氣鬱化熱,或過度用嗓損傷喉嚨,導致肺氣不宣、津液失布,咽喉失潤而成。方劑以清熱宣肺、潤燥開音為主要方向,適用於外感或內傷引起的急性、慢性聲音沙啞。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訶子(半生半泡熟)

  • 作用:訶子性平,生用酸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泡熟後減其澀性,兼能潤燥開音。
  • 配伍意義:半生半熟既防過澀礙邪,又藉其收斂之性穩固肺氣,改善聲音嘶啞。

2. 木通(半生半泡熟)

  • 作用:木通苦寒,生用清熱利水,泡熟緩其寒性,通絡下行。
  • 配伍意義:清肺熱、利咽喉水濕,使熱邪從小便而解,減輕喉部腫脹。

3. 桔梗(生用)

  • 作用:用量雖缺,然桔梗為「舟楫之藥」,性平,專入肺經,宣肺利咽、載藥上行。
  • 配伍意義:直接開提肺氣,解鬱化痰,為治咽喉不利之關鍵藥。

4. 甘草(半生半炙)

  • 作用:生甘草清熱解毒,炙甘草補脾益氣、緩急和中。
  • 配伍意義:半生半炙兼顧清熱與扶正,調和諸藥,緩解咽喉不適。

5. 生地黃(搗爛入藥)

  • 作用:甘寒滋陰,清熱涼血,潤燥生津。
  • 配伍意義:滋養肺腎之陰,改善熱傷津液所致之喉乾聲嘶,增強潤喉效果。

三、方劑整體作用機制

  1. 清熱宣肺:木通、生甘草清泄肺熱;桔梗開宣肺氣,疏通聲門鬱滯。
  2. 潤燥開音:訶子、生地黃滋潤喉嚨,緩解乾燥;炙甘草補益肺脾,助津液生成。
  3. 調和收散:訶子半收半散,防宣散過度;木通半清半通,避免寒涼傷正。
  4. 標本兼顧:既治肺熱實邪(標),又透過生地黃、炙甘草養陰扶正(本)。

此方配伍嚴謹,針對「聲音不清」之病機,結合清熱、宣肺、潤燥、通利四法,體現中醫「同病異治,調和為本」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訶子3錢(半生半泡熟),木通2錢(半生半泡熟),桔梗(生用),甘草3錢(半生半炙)。
上銼。
水煎,用生地黃搗爛,入藥服之。
方中桔梗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音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訶子3錢(半生半泡熟),木通2錢(半生半泡熟),桔梗(生用),甘草3錢(半生半炙)。 主治:聲音不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